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摘要】: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根据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关注技术应用的层次,把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层次,以及关注学生素养形成的层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步入信息社会。正如在工业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具备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一样,在信息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信息素养是从信息技术素养发展而来的,而信息技术素养又和技术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引言[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3期
2 王俊萍,李龙;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懿;刘立;;技术素质的定义及内涵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8期
2 李晶,李龙;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四[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标准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安文广;教育技术职业道德培养策略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刘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于海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庄琪;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利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中学专任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小光;信息时代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衣学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曼;关于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建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雍潜;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胡巍;论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梦龙;;浅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8期
2 单艳;;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亮点[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3 丁素英;;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任玉红;;浅谈网络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7年04期
5 李基初;;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教师的应对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8期
6 李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刘东波;宋维;;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力度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22期
8 崔起;;落实培养“电脑教室”中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1期
9 邓华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7期
10 崔永贞;;从信息技术运用的特点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娜;;浅谈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及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白占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滕文花;;略论现代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崇娟;;论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琳;;信息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9 程浩军;李欣;;论信息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10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州区张村中学 李录勋;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N];商洛日报;2007年
2 莲麓小学 王慧t,
本文编号:104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4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