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正:追求卓越,还是追求平等
本文关键词:教育公正:追求卓越,还是追求平等
【摘要】: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对教育公正的认识不同,前者捍卫个人的自由,教育就在于个人基于能力的选择,注重精英的培养;后者要求教育向社会大众开放,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现实中的教育公正永远是在二者之间摇摆,谋求以减少极端为方向的平衡。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公正 精英主义 平等主义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公正是政治哲学的术语。在政治哲学中,何谓公正,有着很多的争论,尤其是以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与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之间的争论影响最大。二者争论的焦点为:公正究竟是面向所有人的平等,还是捍卫个人的权利。这一争论反映在教育上,究竟平等主义的教育是公正的,还是精英主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文,余杰,廖加林;对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春玲;对新世纪校长个性化培训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6期
3 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李冯凭;对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8期
5 龙飞;电子政务对中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6 屠高,唐德善;欠发达地区的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7 李冯凭;对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5期
8 陈红梅;中外学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4期
9 徐国庆;作为意识形态的学校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34期
10 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芬;师生网络沟通现状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D];山西大学;2007年
3 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艺文;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9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麟章教授来我校讲学[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陈硕;;香港华人公务员的价值取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俞新天;;群众运动的负面效应[J];探索与争鸣;1989年05期
4 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J];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5 俞可平;;国家理论与当代世界[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2期
6 R.柏曼 ,李龙海;通俗文化与民粹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10期
7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流派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8 曾满超,郭胜乾;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教育成本与社会教育成本[J];教育与经济;1993年03期
9 辛向阳;;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主要流派评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10 李建忠;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云南高教研究;199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家有;;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1年
2 傅雁梅;;试析“为师不廉”的致因及其对策[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辜莹莹;;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衍涛;;政治决策的成本和风险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in Popular Society to Design Feature of Inf Ormation Age[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1/2)[C];2006年
6 赵泳翔;;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实现江宁教育公正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周兴维;;“四海困穷”的政治经济学涵义——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断想之二[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成斌;;限度与和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9 周梅芳;唐银成;;营造乡土德育教育资源环境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韩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焦新;明年高考继续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高考体制非改不可[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广土;“知识精英层”悄然兴起[N];西南电力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马兰;社会课:公民教育从娃娃开始[N];工人日报;2001年
5 李正风;重新认识国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N];科技日报;2001年
6 周辅成;喜读《西方社会公正思想》[N];科学时报;2001年
7 ;香港教育要全力培育新精英人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任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N];四川政协报;2001年
9 许娓;社区参与和公民意识[N];中国社会报;2001年
10 季进;雅俗合流与大文化视角[N];文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子杰;质量、公正与制度保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华;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评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3 常磊;论教育公正[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吕钦;论20世纪的西方民主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本余;关于小学教师现代性及其形成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燕华;论教育公正[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伟;现代城市空间的文化批判[D];西北大学;2004年
9 唐光斌;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房芳;世纪末文坛的“民间”与“知识分子”论争[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81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8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