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
【摘要】: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消极心理状况。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心理 矫治策略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立项项目“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干预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13052700
【分类号】:G443;G645.1
【正文快照】: 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高校教师的心理负荷越来越重,为数不少的高校教师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这种心理直接危害到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到高校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产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静;试析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华生;何霖;;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家平;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素华;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曾丽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自尊状况及其关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纯丽;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策,吴玲,程双远;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石林,冯蓓,林春梅,刘聪,Spector P.E.;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叶一舵;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解读与反思[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5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何昭红;试论以树立自尊和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甘宣明;试论新世纪大学的使命与教师职业素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9 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10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略谈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4年02期
2 韩叔美;高校教师劳动、心理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1985年02期
3 可景儒;试谈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J];煤炭高等教育;1986年02期
4 王勤;;高校教师的重要地位与基本规格[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年04期
5 孙元化;高校教师思维方式更新初探[J];兰州商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6 吴盛祚;谈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读《北大要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的反思[J];医学教育;1988年01期
7 倪龙泉;;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有效管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刘荣杰;浅谈教师的需要[J];东疆学刊;1989年Z1期
9 韩向明;谈谈发挥高校教师的潜力[J];中国高教研究;1989年04期
10 陈昌贵 ,龚守相 ,熊新华;试析高校教师近期需要的变化——兼论当前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宏;;高校教师考核定量化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周明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多层次群模糊综合决策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李竹渝;石坚;杜庆坪;;我国高校女性教师精神压力的定量分析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4 翟晓燕;;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多重结构动态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5 陈绍兰;陈文龙;;高校教师兼任期刊编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6 杨雷;周玲玲;;高等学校教师系统预测与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7 李学斌;范篆玲;;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分析与心身保健技术实施对策[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林叶锦;李世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现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9 岳峰;;必须切实建立高校翻译教师与译协的合作关系[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10 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生;引导——高校教师的责任[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安徽财贸学院法学系 汪飞;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傅红;为了科学的尊严[N];科学时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赖仁琼;北京高校教师喜迁花园小区[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丹 雷风雨;天津高校教师聘任制推出新举措[N];人民政协报;2000年
6 记者 何连弟 钟慧;高校“两课”教师攻读硕士学位[N];文汇报;2000年
7 本报通讯员 牛金荣 张力;京城高校教师成纳税大户[N];文汇报;2000年
8 杨慧谨 张华莹;高校教师外流严重[N];安徽经济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金志明;用人靠竞争 分配看绩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黑龙江省高师培训中心 孙松滨 徐娜 吴晓滨;规范·科学·系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赖铮;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生命关爱和价值发挥[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珂;重庆市高校教师居住社区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5 朱丽;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刘彩霞;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克勇;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兴河;高校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方旭儒;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10 鄢朝晖;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82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8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