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与农村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增收与农村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相关性研究
【摘要】:知识贫困是导致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的重要原因,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稀有、匮乏是农村教育资源的最大特点,但同时又存在农村教育资源的多重浪费。因此,必须从国情出发,开发利用好农村现有教育资源,避免农村教育资源的功能性、结构性、不经济性和人为性浪费,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 井冈山学院商学院 吉安八中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村教育资源 效益相关性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农民增收与农村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4zd090
【分类号】:G521;F323.8
【正文快照】: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农村人口的素质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把贫困分为三类,即收入贫困、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并且认为知识贫困是导致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的重要原因。据此,国内一些学者提出发展农村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嘉秀;;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及环境优化[J];理论建设;2005年06期
2 冯文全;夏茂林;;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及解决的基本思路[J];兰州学刊;2006年01期
3 陈玉华,慕彦瑾;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佳宏;彭慧;;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佳宏;彭慧;;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永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问题探微[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世军;我国当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英;昆明市海口地区企业学校改制的思考与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斌;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颖;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萍;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董玉梅;中国义务教育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育红;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1期
2 杭永宝,王荣;改革六大体制 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两项举措”的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3 广少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4 白中军;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要走出“多重浪费”的误区——论区域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问题[J];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水恒;;找准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J];传承;2011年13期
2 王勋;;牡丹江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3 吴晓文;;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增收[J];政策;2011年06期
4 叶明阳;;浅析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对策[J];福建农业;2011年08期
5 李平;刘立仁;包宗顺;刘立军;;粤、浙两省农民增收转型升级[J];群众;2011年09期
6 冯玉波;;关于蓟县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J];求知;2007年07期
7 常利民;;关于创新农民增收机制的调查思考[J];湖湘三农论坛;2009年00期
8 楚国良;;湘潭市促进农民增收效果的调查报告[J];湖湘三农论坛;2009年00期
9 李俊峰;李慧林;;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10 张春财;;浅谈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J];才智;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依靠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2 刘发善;;浅析商洛市农民增收问题[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3 李全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和方法[A];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4 李平;;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黎明;;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阳清周;王耀文;;积极发展大户经济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娄底市发展农村大户经济探析[A];统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恢清;;浅谈湖南农民增收问题[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詹志一;;对制约农民增收困难的制度因素及对策分析[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朱雅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10 秦晔;周玉兰;何俊峰;;加强农技推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秀;冷静看待农民增收[N];安徽日报;2005年
2 郭保太;浅谈农民增收的途径[N];长治日报;2005年
3 杜云秋;农民增收关键要抓好政策落实[N];楚雄日报(汉);2005年
4 叶青;补贴、价格、保险:三管齐下保农民增收[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童富军;促进农民增收[N];广西日报;2005年
6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税对策[N];经济日报;2005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斌;促进农民增收的国际经验[N];经济日报;2005年
8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策[N];济宁日报;2005年
9 汪晓东;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N];农民日报;2005年
10 四川省旺苍县委书记 邓光志;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实现途径[N];农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喜灿;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徐海波;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韩晓翠;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方红;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杨茂;农业新政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孟俊杰;北京郊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7 应丽艳;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8 王放;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协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9 吴云勇;中国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何蒲明;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高珊珊;贵州省贫困地区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李广来;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缺陷及改革对策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4 王祖力;农村劳动力增收能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高巧;论农民权利缺失与农民增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孟祥萍;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7 马文霞;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王益慧;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清战;随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的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峰珍;农民收入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1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