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0:2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尊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IAT内隐联想测验 应对方式


【摘要】: 自尊是指,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表现,是个体对自我无意识性的评价。自尊问题在心理学领域长期受到关注,主要原因是自尊被认为触及了个人主观体验到的生活状况的核心,自尊与生活经验和心理结构的方方面面存在着紧密联系。 大学阶段是生理、心理发育及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积极的应对方式是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应对方式与自尊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有更积极的情感、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少的焦虑、更低的抑郁感。本研究根据内隐自尊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内隐自尊的差异性、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以及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更好的预测作为人格变量的内隐和外显自尊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以郑州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文科和理科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研究,随机抽取学生105人。采用测验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差异检验。 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内隐自尊效应具有普遍性,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相对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表现出对自身评价更强的积极倾向。 (2)内隐自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与学科差异;外显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科差异,文科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理科学生。 (3)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存在低相关甚至零相关,支持了自尊的双重分离理论。两项外显自尊量表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说明两种自尊量表揭示的是同一自尊结构。 (4)大学生总体上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的人较多。面对应激事件,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不存在性别的差异。但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这一应对方式。 (5)高外显自尊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低外显自尊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自责、幻想、退避的消极应对方式。而内隐自尊与应对方式六个因子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相关,但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关键词】:自尊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IAT内隐联想测验 应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1 文献综述11-21
  • 1.1 内隐自尊的概念11
  • 1.2 内隐自尊效应11-13
  • 1.3 内隐自尊的测量方法13-16
  • 1.4 内隐自尊研究的新进展16-21
  • 2 问题提出21-23
  • 2.1 以往研究中的局限性21
  • 2.2 研究目的21
  • 2.3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21-22
  • 2.4 研究假设22-23
  • 3 研究方法23-28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工具23-27
  • 3.3 施测程序27
  • 3.4 数据处理27-28
  • 4 结果28-36
  • 4.1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结果分析28-31
  • 4.2 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31-34
  • 4.3 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34-36
  • 5 讨论36-43
  • 5.1 内隐自尊效应的普遍性及差异36-37
  • 5.2 外显自尊效应的差异37-38
  • 5.3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38-39
  • 5.4 应对方式的性别及学科差异39-40
  • 5.5 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40-43
  • 6 结论43-44
  • 7 不足与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50
  • 附录50-55
  • 后记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燕;大学新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利艳;青少年虚拟自我与人格和互联网使用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梁晶;大学生自动化思维、自卑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5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15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