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03 08:29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理论 马克思教育思想 人的教育


【摘要】:教育改革需要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引导。因此,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马克思教育思想从思想基础的视角揭示人是教育的目的,与形成传统教育目的的思想方式划清界限,提供了理解教育的思想方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社会主体,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体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教育理论 马克思教育思想 人的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实践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880039)成果之一
【分类号】:K878.8
【正文快照】: 对当前教育实践来说,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依然十分重要。这种重要性,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而是要求立足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需要,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与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质区别,揭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一、马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白春阳;全球化语境中的“交往”理论初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李庆霞,关健;理性的演进与哲学的回映[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4 刘晖;;政府绩效对合法性水平层级差异的作用机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比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高秦伟;论社会保障行政中的正当程序[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6 蒋凯;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中的民族性与相互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郑富兴;范增钍;;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8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吴向东;;价值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林志鹏;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有志;张淑锵;;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长期执政[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张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徐锋;政治参与发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2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丽娜;主体间性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假设[D];西北大学;2001年

5 李星蕾;双歧路向 静穆人生——感知沈从文[D];西北大学;2001年

6 顾建亚;道德变迁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浙江大学;2002年

7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斌华;文化习得与语言习得:跨文化的外语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闯建;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3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3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