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本文关键词:左宗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摘要】:作为中兴名臣,左宗棠虽不是职业教育家,但为了挽救清王朝,在其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创办福州船政局的过程中,体现了他超前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开创了多个领域的先河,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湖南教育近代化与湖南党史人物群体学历结构研究》(批准号:05A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252;G529
【正文快照】: 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这是当时的社会变迁和时代主题的一个客观反映。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显示了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与我国的积贫积弱形成强烈反差,一批有识之士痛感“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1]。林则徐指出:“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2 向中银,杜佳鸣;浅析清政府的聘用洋员政策[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黄克武;严复的异性情缘与思想境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全来;张薇;;对杨兆捚关于“双曲线焦点位置作图问题”的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亚玲,胡世刚;简论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刘宏;;清末民初天津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运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正伟;江北大学堂考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邓岳敏,张亚群;探析民国时期大学设置标准的演变[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10 曲铁华,梁清;我国普通中学课程近代化与科学教育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5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尚敏;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苑朋欣;清末农业新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2 冯丽;清末中学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徐岩;清末数学家支宝g捌洹渡嫌菟阊每我铡诽骄縖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林羽;困厄中的变迁:清末的新式小学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真珍;清末留日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7年
6 朱淑娥;中国百年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昕揆;近代学制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确立[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玉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学历史教科书编撰(1904-1937年)[D];扬州大学;2007年
9 毕晓琛;20世纪上半叶青岛学校音乐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高宇;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872年—1927年)[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晶;;左宗棠人生多遇贵人及原因简析[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2 王舒;;福州船政学堂章程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靳育德;;左宗棠与西宁[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4 柴腾虎;;绿树引春风 不朽“左公柳”[J];环境与生活;2011年05期
5 魏羲之;;曾左交恶为公不为私[J];书屋;2011年07期
6 林爱枝;;沈葆桢在闽台的功绩之办船政[J];政协天地;2011年06期
7 赵维玺;;左宗棠的西北禁烟思想及其实践[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8 赖子烨;;浅谈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9 ;曾国藩的“用人哲学”[J];人事天地;2010年20期
10 罗忠贤;;曾国藩及其幕僚的“笔仗”艺术[J];秘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刚;;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局[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占元;;评沈传经著《福州船政局》[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3 陶德臣;;左宗棠与晚清茶业[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4 江荣基;官桂铨;;左宗棠在福州的遗迹[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5 潘晓霞;;从主持福州船政局到买断吴淞铁路——“中体西用”思想在沈葆桢身上的折射[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宜珍;刘大治;;同治中兴的福建船政:从左宗棠到沈葆桢[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韩文琦;;沈葆桢与中国海防近代化建设[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贾小叶;;理势之辨与战和之争——试论1840~1885年问地方督抚的战和观[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9 郑伟;;沈葆桢对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贡献[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谢在华;;沈葆桢与福建船政[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学书 张立真;晚清名将左宗棠曾精心经营大西北[N];西部时报;2009年
2 宋凤英;左宗棠与京畿水利事业[N];中国档案报;2010年
3 刘后昌;左宗棠与西部开发[N];中国测绘报;2000年
4 徐文文;封疆大吏左宗棠[N];中国审计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金刚;左宗棠开发西北纪略[N];西部时报;2004年
6 雪珥;号令不出中南海[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陈道章 赵承春 张良勋 江荣基 官桂铨 李乡浏;百年船政历史评价[N];海峡时报;2003年
8 马俊华;太子寺战役与新路坡[N];民族日报;2011年
9 吴晓波;商神一败[N];经济视点报;2008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东梁;晚清海权观的萌发与滞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波;左宗棠军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成华;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何文贤;“与狼共舞”[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中华;肃顺与咸丰政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芹;左宗棠的外交思想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盖祥伟;左宗棠经世致用思想的实践与局限[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惠兰;左宗棠的学术思想[D];湘潭大学;2002年
4 张灵芝;从政治权力角度看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王超;1866-1907年福州船政局与中国海军近代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黄伟;左宗棠与中法战争[D];安徽大学;2012年
7 江波;试论左宗棠思想中的近代因素[D];中南大学;2008年
8 迟青凤;论光绪初年左宗棠对收复伊犁的规划及其特点[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永明;洋务运动在巩固中国近代西北边防中的作用[D];新疆大学;2006年
10 王聪延;新疆建省诸方案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9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4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