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理念和机制

发布时间:2017-12-04 16:20

  本文关键词: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理念和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


【摘要】:在素质教育观、系统整体观、减负增效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策动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整合。整合可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师资队伍、实施途径和评价等方面实施,以不断增加其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心育与德育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3SJD880032)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在目标任务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在方法途径上具有借鉴性,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它们都指向学生的健全发展,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为进一步增进心理教育的生命力,增强道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景贵;分化·冲突·整合——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J];教育导刊;2001年2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龙;论新时期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形式上的整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彬;;浅议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梁福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尝试[J];广西教育;2011年19期

3 颂文;日本、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文化特点[J];中小学管理;1996年04期

4 贺怀梅;;从练笔谈学生的心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5 李冠迅;;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尊重为先[J];大众心理学;2007年04期

6 朱林;;大学生心理教育初探[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7 易君连;;作业本离奇失踪的背后——浅谈优生的心理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5期

8 冯龙良;亚丽;;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全与完善[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9 王贺;;论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10 郭颖;;从知识人到幸福人——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检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艳双;;如何开展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吕彤;;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程训宝;卓先民;;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之我见[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美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径[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潘月俊;;走出小学心理教育的“高原期”[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潜;;对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宋新云;;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吴文君;;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实践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姚静薇;;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的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娅琳;张婷;沈君;;音乐心理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伟;道德教育别玩“花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李人庆;别让农村心理教育成空白[N];光明日报;2003年

3 曾晓桃 袁国基 杨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润10万青少年[N];湖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顾晓萍;全市心理教育资源实现共享[N];石家庄日报;2010年

5 周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郭章海;心理教育要放在心上[N];钦州日报;2010年

7 李淑贞;浅说道德教育[N];平顶山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最困惑的是道德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王丽英;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柳艳芳 通讯员 赵士辉;如何造就心灵美好的未来一代[N];天津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欣,

本文编号:1251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51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