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04 18:07

  本文关键词: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失地农民子女 教育问题 子女教育 城市化进程 学校教育 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 社会教育 土地补偿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正确认识当前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保障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的策略,对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农民是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①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唇齿相依,互不可分。如今,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世代劳作的土地,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继而出现了一个新生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能否让失地后的农民子女接受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茂,刘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2 林惠玲;;构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12期

3 谭江蓉;;过度城市化与失地农民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S1期

4 李新功;失地农民利益损失原因及保障措施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5 刘和平;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J];调研世界;2005年06期

6 罗黎平;;土地、农民与公共选择——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文史博览;2006年12期

7 李翔;;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8 赵淑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甘肃农业;2007年01期

9 胡宏伟,唐莉;当前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和失地农保的完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胡同泽;文晓波;;城市化中农地征用制度的残缺与创新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2 权小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3 李志明;;空间反抗与社会公正——对城市边缘区违法建设问题的另类解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柳思维;唐红涛;;从城乡消费环境差异解读我国城乡二元市场[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萍;城郊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高黎;中国西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陆贺峗;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凤;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4 陈长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孙俐;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6 张涵;河南省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张雷;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8 王峰贵;失地农民权益保护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英剑;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唐琼;论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法律制度建设[J];改革;2002年02期

3 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兵;也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街道调查所见[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2 沈家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倪武林;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与教育问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4 ;力争八十年代我区教育事业有个大发展[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5 ;宁夏教育学会成立[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6 苏真;日本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7 李仲涟 ,刘绍莲 ,赵卓群 ,肖声馥;关于超常儿童王昂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8 崔柳舒;关于幼儿教育问题之浅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金德泉;日刊介绍日本教育存在的奇怪现象[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10 宫坂广作 ,辛华;对现代教育的批判性探讨[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土地管理与科学组讨论情况汇报[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2 戴自俺;;我们今天还迫切需要陶行知——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4 侯怀艮;;试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5 侯怀艮;;试论陶行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王树青;;面向廿一世纪的过程控制教育[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孙成志;;海船驾驶人员海浪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梁梅芳;;健康教育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健康教育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集[C];2000年

9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屈建业;;对未成年人伤残鉴定和赔偿的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东民;现代女性不想早做妈妈[N];中国人口报;2000年

3 马淑琴;学重要讲话 重师德修养[N];中国石化报;2000年

4 记者 毕全忠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教育督导要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李朝晖;关注儿童教育问题[N];新闻出版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德先;打工子弟学校现状堪忧[N];华夏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德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路何在?[N];华夏时报;2001年

8 胡玉顺;家庭教育父亲参与不够[N];中国妇女报;2002年

9 孙玲;教育——瑞典大选的热点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许嘉璐;教育结构体系:梳理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兰向春;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邓刚宏;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投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严桂泉;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曹儒;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改革[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兰平;教育系统及教育评价的复杂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张庆;中学生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51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51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