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引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师评价因素

发布时间:2017-12-09 06:24

  本文关键词:引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师评价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评价


【摘要】: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职业倦怠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从教师评价角度分析,评价主体、评价依据、教师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中容易引发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教师评价:发挥领导者的重要作用、给教师足够的参与感、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教师档案袋、张扬教师的个人闪光点等,同时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才能有效缓解倦怠状况。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职业价值观、自我价值感的关系》(项目编号115GZ26)的阶段性成果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根据Freudenberger(1974)[1]和Maslach等人(1981)[2]提出的界定,可以把职业倦怠(job burnout)看作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衰竭,这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玲娟;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J];教育导刊;2004年Z1期

2 邢金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学校内部组织管理[J];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3 蔡敏;李艳;;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主要模式及特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淑花,黄依林;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谢安邦;侯定凯;汪婧莉;顾玲玲;;走向多元、综合的教师评价——当前我国教师评价研究述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2期

3 王成义;刘琪;;国外警察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赵玉芳;;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保健[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4期

5 胡英芹;;农村职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戴维;杜立文;高书国;武士勋;;奖惩性与发展性高校教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卢清波;葛春;;在教育组织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8 施祖军;高明;;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其释放[J];教育与职业;2005年35期

9 周彦良;;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10 郑先如;职业倦怠研究在我国的回顾与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静;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军;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海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鲁海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琳;哈TT学校改制案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徐家平;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钦国强;高中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力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工作控制体验、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苑萍;对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闫晓静;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2 冉祥华;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9期

3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4 刘朋;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的基本理念及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Z1期

5 王景英,梁红梅;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省六千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电视大学学习[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2 吴子彦;中小学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J];江西教育;1981年01期

3 徐德;;我们是如何向中小学教师普及教育科学知识的[J];中国教育学刊;1981年04期

4 ;要重视向教师普及教育科学知识[J];人民教育;1982年07期

5 秦炳南;;体罚学生说明了什么?[J];人民教育;1982年09期

6 樊庆荣;;中小学教师也要练基本功[J];天津教育;1982年Z1期

7 斯霞;;我代表小学教师说几句话[J];江苏社会科学;1982年01期

8 ;正确解决中小学教师“入党难”问题[J];江西教育;1983年Z1期

9 王觉非;英国中小学教师数量的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1期

10 赵顺国;司空“读”惯需留神[J];语文学刊;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香武;;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本质与人格特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周继重;高翠琴;刁玉荣;郝光庆;;118名高中教师SCL-90评定和16PF个性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4 许书明;;教育学院学报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5 侯凤楼;;对翼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认识[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6 朱鸿;;替皇帝卸妆:论明宣宗的另面样貌[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蔡玉敏;杨志常;;跨世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8 高潇潇;申继亮;朱从书;;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压力源及压力水平变化趋势[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刘加霞;申继亮;徐富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杨小洋;申继亮;徐富明;;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祥周;越南师范教育的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时晓玲;我真的成了“自由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翟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校长助理 张贵新;师大 为继续教育助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城市教师超编日趋严重 师范毕业生不愿下基层 农村缺教师,,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焦新;教育部门:敞开胸怀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张真弼;教师工资财政发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陈帆波;久拖不决追究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郝国昆(吉林省教育学院);求真务实 不走过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江苏省教育厅师范处副处长 刘明远;美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瑞武;关于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发展变化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童乃诚;中小学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石新茂;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宫秀丽;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的认识与态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鲜霞;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但柳松;试论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艳霞;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69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69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