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道德教育 途径方法 学校德育 教育途径 美国学校 隐性教育 德育功能 启示 军事实力 学生
【摘要】:正道德教育途径及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道德教育的手段,在整个学校道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背后是教育作为支撑的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德教育途径及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道德教育的手段,在整个学校道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背后是教育作为支撑的。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具有特色,这与它不断拓展新的德育途径、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分不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志勇,金盛华;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董小燕;当代美国学校德育的进程、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凡;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2 王俊明;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若干比较及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赵后起;试论隐蔽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及开发和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郑传芳,潘玉腾;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叶芳云;中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比较及启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张卫宇,洪涛;大学生社团协会制俱乐部化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李应龙;;略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罗洁;胡建华;;美国高校德育现状及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张宽裕,王萍;论大学生知识价值观及其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3期
10 邓洁琼;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从“新苏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图法”[D];武汉大学;2005年
2 苏晓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张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苹;中国入世对中学德育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观初探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柴玉英;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以延边大学学生调查为例[D];延边大学;2003年
7 雷绍业;论道德素质及其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春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淑慧;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广;学校制度化生活中的德育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秀梅;;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审视[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2 姚便芳;;维尔伯的道德发展观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3 俞斌;;以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宁波市北仑区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4 王艺宝;王敏灵;;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5 王晓娥;;美国品格教育历史发展及其缘由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朱宏霜;;社会学视角下学校德育的功能分析与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张婷婷;;探析“官二代”思想道德素质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8 李西丰;;社群主义视域中的美国新品格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孙百娥;;论有效的责任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10 袁晓琳;;霍夫曼移情理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单建;;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聂振伟;;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内蒙古课题组;张岩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4 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学校道德教育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3年
2 郑豪杰;“生活世界”用“生命”开启[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李太平 杨鲜兰;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4 郑航;“虚”在哪里,,“实”在何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何祥林;由陶宏开现象看学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陈秀芳;认真抓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N];西藏日报;2001年
8 詹万生;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钰靖;占里生育自觉的教育传承及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舒敏;当前青少年反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文娟;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小云;当下学校道德教育中公共精神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芳;论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邱枫蓝;当代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徐宇清;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历史沿革初探[D];浙江大学;2002年
9 刘树华;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福琼;论惩罚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9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6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