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绩效的技术——我们的教育技术观
本文关键词: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绩效的技术——我们的教育技术观
【摘要】:教育技术自诞生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于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和定位依然争论不休。本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产实践的观点,分析了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它包括教育、学习和劳动活动;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绩效的技术;教育技术作为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绩效的技术,包括实体性因素(教学工具、教学机器和设备)、智能性因素(教育技术有关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和协调性因素(管理、工艺、流程等)。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教育技术自诞生发展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1963年,人们第一次对教育技术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其后,随着相关技术、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又给出过不同的定义,但大家依然觉得不是十分完善,对于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教育技术的定位依然争论不休。克服定义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斌;陈世永;马婉娟;;和谐视角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于秀彬;;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越红;裴磊;;电影声音技术:人类思维的外化显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殷华成;;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反思[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美凤;王春蕾;徐恩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徐宏伟;论“健康”之理性——高校体育目标观之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潘业旺;邵岩;赵红军;;论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徐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成才之路;2008年34期
9 朱敏;;试论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评价的原则[J];成才之路;2008年35期
10 胡夏;语文单元教学与语感教学融合的观念与途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冠男;廖其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育方针沿革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5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赵洪武;技与道—中国传统技术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阳光辉;科技创新市场的国家干预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潇柳;科技发展与文化进步互动机制的案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丽妹;山寨文化与技术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王露;我国工程师伦理理论与实践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宗学;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谢勇军;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梁克旭;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益夫,刘希宋;未来高等学校绩效的超产权理论模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易琦;;浅议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Elaine El-Khawas,陈小红;变革与绩效: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4 罗能生;论行政绩效的伦理评价[J];求索;2005年03期
5 张向前;西方的压力管理理论简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林乐芬;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秦万山;;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高校绩效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8 徐玉兰;;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的要素[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4期
9 姚满团;;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对高校师资管理的启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翌鸣;吴沧海;肖芳艳;;现代教育技术在企业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宝锋;弋亚群;赵先德;;供应链整合对绩效的影响[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杜娟;赵曙明;;HR经理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玉华;;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评价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曹巍;赵建娜;刘丽香;;主成分分析法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晓凤;;美、日、法财政监财督制度的变迁及启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崔世娟;孙利;;归核化研究文献综述[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黎兵;;企业员工的成就动机、归因方式与绩效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勇;;中美批发业库存与绩效的实证比较[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玉荣;张淑艳;胡春霖;;外资并购对我国目标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莹;杨忠;;实践共同体、角色绩效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金;身体绩效+工作绩效=绿色绩效[N];中国邮政报;2005年
2 刘韬;绩效考核为何绩效不佳[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佟海艳 王明阳 记者 刘建军;网上考核绩效 排名一目了然[N];中国税务报;2008年
4 记者 杨颖;天津移动:用绩效说话[N];人民邮电;2003年
5 郭虎;科学考评 企业管控人员绩效[N];人民邮电;2004年
6 记者 杨乐;机关绩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近期启动[N];南宁日报;2010年
7 那国毅;用绩效精神经营团队[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肖振东 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浅论以绩效为导向的灾后重建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9年
9 粤财;广东召开财政支出绩效自评会[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10 周志豪 许华柱 徐建;问责环保绩效 促进科学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晓初;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王芳;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云;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冲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雄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学工;我国企业集团化与绩效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何大军;高层管理团队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8 梁化军;中国证券发行监管的制度变迁:理论模型与绩效检视[D];吉林大学;2006年
9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赵建强;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毅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施丽华;中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的绩效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张兵;我国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贵林;西柏坡电厂基于技术进步的循环经济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刘贝贝;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晖;民营中小银行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赖永新;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动因、模式及绩效的分析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何志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施的绩效、问题与对策[D];浙江大学;2004年
9 曹宏举;英国绩效审计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赖图才;广州市体育场馆营运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78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7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