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技术主义倾向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17-12-11 15:26
本文关键词: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技术主义倾向及其超越
【摘要】: 教育实践需要技术的支撑,适当地运用教育的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服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旦把技术绝对化、主义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成为教育实践的基本标准,不是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而是教育的技术手段在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这时,技术主义倾向就成了教育实践中必须警惕的事实。 技术主义是一种对技术的崇拜,它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就是试图将任何教育问题的解决都变成可以操作、控制的技术化的手段、方式,弱化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其核心就是弱化了人在教育中存在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技术主义往往强调教育目标的确定性以及对这种既定目标的达成,在一个预先设置好的相对简单的目标的引领下,凭借个人或教育群体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出来的程序化的规则、模式、方法来达成既定的目标,评价的标准直接与是否达成目标挂钩,而不考虑行为的目的是否符合教育的终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活动成了一种技术化的实践,而不是一种在教育情景中来灵活运用教师教育智慧的创造性实践,表面上课堂是开放的,实际上是封闭的、既定的。教育的技术化直接导致教育中人的技术化、物化,人成为技术的奴隶,人在教育活动情景失去了它自身作为一个特殊且独立个体的意识,而成为被教育的技术所支配、控制的对象,人自身不再是作为目的而存在。 技术主义以目标取向上的工具化为基础,不仅把人当作工具,也在培养工具化的人,实践中表现为实施取向上的操作化,整个教育实践完全是模式化、机械化的活动,最终将导致评价取向上的标准化,用数量化来衡量学生的一切发展。对当前技术主义倾向的超越,最核心的是把我们的技术化教育实践还原为创造性的人的自由实践,以培养完整的人来超越工具人的价值取向,以对人性的卓越的追求来超越数量化、标准化的教育评价。 本文从技术主义的内涵出发,重点分析技术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超越技术主义的基本路径。论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适当的质性研究,不仅对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教学著作、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和反思,同时尽量融入真实的现实教育教学情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见证技术主义倾向,展示技术主义问题。 要说明的是,技术主义只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倾向,并不意味着整个教育教学都是技术化的。因此,当论述技术主义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时,也只是把这种事实存在展现出来,而不是把当前所有的教育实践都归结为技术主义的实践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慧枫;;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启示[J];前沿;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意远;对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取向中工具理性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8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7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