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16:03

  本文关键词: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 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摘要】:学习方式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学习结果。素质教育的推进,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掌握以自主探究精神为灵魂的新的学习方式。当今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20世纪末取得了飞速发展,,它全面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着它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并进而改变着学校教育的过程。我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伍;从“信息加工论”谈数学教学[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范运祥;注重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能力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项骏;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4 刘军;;教育信息化的需求、现状与趋势[J];成人教育;2005年11期

5 高祥华;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作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6 肖红艳,张小莉;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7 郑旭东,张振亭;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8 李云文;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目标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牛影辉;;论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J];大众科技;2006年02期

10 吴东晖;;信息分化理论在大学校园中的验证[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兰;陈晓慧;张杰;马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定位[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2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9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志江;中学互联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晓源;网络课程《摄影》的设计、开发和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晓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石新茂;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莉;构建基于资源学习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项慧芳;自主—合作学习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林;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韩凝华;湖北省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严伟;高师体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与田径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艳霞;王甫茂;张德红;;“为难教学法”在《CAD/CAM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丛培才;何丽丽;;基于UML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量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3 马亮明;;网络时代教师应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J];才智;2011年22期

4 刘营;于清光;于清泳;;网络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J];辅导员;2011年Z3期

5 李江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8期

6 朱文华;;基于网络的互动教学模式[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7 岳小国;;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浅议[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8 胡淼;;VFP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9 原亚玫;;基于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1年07期

10 王东群;丁川原;;“1146”电子学案教学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浦陈霞;;“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兰永国;;让网络与教学牵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兰永国;;让网络与教学牵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4 邢晓春;;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应丽霞;孔凡凯;;适应研究型教学的《机械原理》课件开发[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任尧民;;健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导学机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冯海成;杨耀峰;;体育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9 刘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李玫;倪玉华;郑义;;基于Moodle课程管理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的探索与构建[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李萍萍;简谈网络教育的难点[N];光明日报;2008年

2 门源县城关二完小 贺红英;远程教育中教师的“导”向作用[N];祁连山报;2007年

3 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王永和;成绩不是评价教学软件的唯一标准[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4 九江外国语学校 李艳;信息技术与术科课程的整合[N];九江日报;2009年

5 刘丽丽;交互式白板走入课堂[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香河一中 刘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N];廊坊日报;2008年

7 吕少文 本报记者 郑大中;走信息技术之路 推进教育现代化[N];上饶日报;2010年

8 河北省清苑县石头桥中学 冯新强;做有判断功能的选择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娄骏;把握“十一五”建设的好时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山东省邹平一中 张文斌;多媒体教学的现实意义[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璐;网络环境下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滕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庄伟苏;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云珊;基于Web的学生自主学习及测试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佳;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海锋;基于导学策略的网络课程的分析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范小菊;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分析及其辅助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马希霞;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冬青;中职校课堂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和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祥;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9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79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