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5 13:13

  本文关键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 考试分数 交易费用 应试教育 学生素质 优质学校 学生家长 学习能力 招生制度 学费收入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作为以卓越为目标追求的学校,将个人素质或学习能力作为招收学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考试是个人素质与学习能力考核的替代性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既节约交易费用,同时又产生社会资源浪费。资源浪费的表现形式体现为提高考试分数,而不是在提高素质上加大投入,即应试教育的产生和壮大。学校招生制度的变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浪费。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1]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的最终价值都不是为了培养考试能力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西真;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8期

2 崔民初;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3 赵芳,李忠义;广西高校体育专业扩招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4 李文利,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5 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6 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7 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8 蔡国英;我国辍学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锋亮;侯龙龙;文东茅;;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纪春梅;;教育筛选与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盛世明;;日本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马永霞;;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田永坡;;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海;现代社会的考试活动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庄华洁;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及其独特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显吉;中国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行;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晓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汤继英;长沙外国语学校品牌经营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潘峰;学校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毛建青;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费制定标准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琼芝;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管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小娟;中国高校后勤基础设施BOT投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傅婉娟;军事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萍;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代薇;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逸岚;;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管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2 杨民生;嘉山县召开教导主任座谈会--端正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J];安徽教育;1982年05期

3 汪燮亮;李木生;;考场舞弊行为试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4 力文;;揠苗岂能助长[J];人民教育;1982年04期

5 杨阳生;;情况不同 岂能照搬[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3年09期

6 颜思齐;要从考试开刀[J];高等农业教育;1984年02期

7 李心光;国外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智能[J];世界农业;1984年07期

8 叶佩华;张敏强;;关于高考录取分数线问题的探讨[J];人民教育;1984年03期

9 南朝政;;关于高考分类及科目设置的一点看法[J];人民教育;1984年04期

10 葛群;万恒;;学生学期成绩计算尺的制作和使用[J];天津教育;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心和;;论考试在医学生培训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毛宇飞;;在中等医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思考[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符宝敏;张海燕;谭红文;;病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贯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鲁挥;;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人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李玉珍;;素质教育与目标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田小燕;;病理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程佳;;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病理教学的“教”与“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刘昌华;陈典基;;中专卫校考试辅助训练系统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张海燕;符保敏;刘家恒;;在病理实验教学中探索目标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李贞;杨奎之;;转变观念全面推进盲校素质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建斌;转变观念,,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谢湘;素质教育关键在老师[N];安徽经济报;2000年

3 孙丽芳;探索青少年宫发展的新思路[N];安徽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禁止对学校和考生进行排名[N];安徽日报;2000年

5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记者 贾薇;金秋又开图书盛会[N];北京日报;2000年

7 北京教育学院 关鸿羽;素质教育下特长生的标准是什么?[N];北京日报;2000年

8 丛文献 王钦玲;地形图数字化图率达100%[N];中国测绘报;2000年

9 衡阳财校校长 邱兴和;加快教学改革 突出素质教育[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管友桥 郝建锋;衡阳市财校注重教改见成效[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叶乔波;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炜;中小学素质教育思想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范改荣;关于构建中小学学生评价标准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宁;阶段性考试与现行考试评价系统[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林旭;全国统一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利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大可;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志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黄龙光;试论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董瑞红;中国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道歉行为的语用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王淑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玉孔;中小学教学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92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92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