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皮亚杰建构主义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19 12:19

  本文关键词:皮亚杰建构主义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出处:《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主客体 相互作用 同化 顺应 图式 自我调节


【摘要】:建构论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他提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双向建构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形成新的教育模式,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有效的教学过程应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育活动要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状态,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平衡;有效的教学应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我调节;有效的教学应充分重视活动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因创立发生认识论而享誉世界。其发生认识论是把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双向建构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概念,在皮亚杰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真系统地学习其建构主义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助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桂翎;皮亚杰建构论与现代主体性教学[J];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2 王海荣;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含芬;安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试研究Ⅰ:智力分布和发展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黄路阳;认知心理学对感知觉的新理解[J];安康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4 马宝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周立;试析服装的性别取向[J];包装工程;2003年01期

6 蔡笑岳,向祖强;人类心理的生物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阮云志,张丹香;应用行为强化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达;;恋母情结——以弗洛伊德的观点解读哈姆雷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滕飞;赵琼;;论建构以人为本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J];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10 李娟;麻彦坤;;高觉敷与维果茨基心理观的比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茜;汪燕;;虚拟学习环境中导航系统的设计与评价[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策略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卢长宝;销售促进强度与效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斌;旅游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孙晓敏;心脑关系的哲学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4 蔡文静;中国学习者英语阅读心理过程的认知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祁岩;设计艺术中的“格式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凤四海;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及一种新的阈限测定方法[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宋伟琦;阅读动机培养的教学因素及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洪月;输入假设的认知阐释与语言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玉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义泽;张从正医学心理学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国庆;;教育研究的系统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9期

2 李如海;;教学主体问题论争解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9期

3 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年12期

4 罗许成;;试论传统的灌输与灌输的现代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5 韩秉锐;;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的几点原因[J];教育导刊;2001年24期

6 袁军;谢里一;;关于环型排列座位促进学生主动发言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2期

7 李菊梅;;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8 杨小微;;“濡化”与“涵化”:中国教育学内涵更新的机制探寻[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杨晓新;钱小龙;;基于Moodle的开源性网络课程学习社区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1期

10 刘永林;试论教育管理的开放系统学说及其现实意义[J];中学教育;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艳;;论杜威的教育环境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邓京华;彭祖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兼谈对内因动力说的总看法[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余文森;;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曹子芳;程娴;郭成英;;4—11岁儿童数概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6 冯建军;;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杨丽珠;刘雯;;幼儿气质发展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李申申;;杜威交互作用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郭企安;;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我们的磁浮车”科学创意活动[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列尊;;复杂认知模型与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也谈“教育是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罗田县义水学校 夏远胜 夏国银;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N];黄冈日报;2006年

3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绵涛;提高教育效能需要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夏莲茹;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探讨[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李方;坚守自我免疫与更新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韩增圣;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营口日报;2007年

7 康银海(作者单位:武山县教体局教研室);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转化能力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5年

8 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万玮;德育是平的[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孙刚;天津教育吸引全球目光[N];天津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敏英;学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龙安邦;教学复杂性探微[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义平;教育与文化互相作用形态分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思硕;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海;中小学教师E-LEARNING环境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文丽萍;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顾红萍;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丽萍;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慈丽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忠才;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0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