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
本文关键词: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的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它不仅在理论层面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的支持和论证,而且在实践层面有助于诠释教学场域中呈现的新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教学的文化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文化的意涵、文化传统与教学、文化变迁与教学、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多元文化与教学及网络文化与教学等六个方面。教学的文化研究今后尚要注意厘清教学文化的基本概念,集中和深化研究主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整合研究。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的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其基本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文化学的理论来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对教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文化学思考。二是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学,描述师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诠释师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颜景林,王晓林;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和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4年05期
2 强海燕,托尼·布什;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基础教育[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3 吴黛舒;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4 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5 赵复查;;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中的教师文化[J];教育评论;2005年06期
6 巫肇卉,靳玉乐;课堂的文化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7 龚波;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7期
8 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力岩,李敏谊;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袁利平;;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国际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章光洁,尹弘飚;西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章光洁,尹弘飚;试论西部少数民族教育的课程改革[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6 石猛;彭泽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7 吴黛舒;;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8期
9 孙德芳;;回到课堂教学之原点——论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新进展[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吴洪伟;许广敏;;文化多元与冲突背景下的我国课程文化变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晓学;从“惑”到“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白改平;贵州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实践与理性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金玉梅;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秦立霞;近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章光洁;白族农村社区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冯晓华;影响我国数学课程演进文化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韩登亮;当代文化变迁与教育的使命[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丹;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沿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剑锋;呼之欲出的网络教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3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4 司晓宏,强海燕;中英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周鸿;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效飞;任春华;;教学文化历史研究及启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3期
2 张海楠;;探寻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文化[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文摘[J];江苏教育;2002年08期
4 徐继存;;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5 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6 孙秀敏;郭守峰;;教学文化与教学变革[J];山东教育;2008年17期
7 闫红梅;;浅论教学文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5期
8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9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的存在及其研究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9期
10 李献奇;赵桂香;孙继明;;教学文化及其功能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小兰;熊德虎;;关于民办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叶永青;;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向明;;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李光伯;;简论我国现代复式教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金萍;;创建学习型团队,努力提升教学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刘志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阮永刚;喻斌;;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学校年级管理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锡盟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进入自治区一级教研机构行列[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2 山东省胶州市北关小学 王书友;唤醒“沉睡”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滢邋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校长 陈康金 山东省茌平县教研员 靖恒海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高德胜;怎样才能取到教学改革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湖北省谷城县谷城一中 孙国琴;信息时代的教学研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5 许序修;教师应该写论文[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文艺 陶琳琳;荣源教育昌社稷 根植家山茂栋梁[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记者 韩超;我市开展教学研究系列年活动[N];德州日报;2010年
8 崔允oa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把握教学研究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贾美华;重新审视教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吴吉成;魅力教研来自哪里?[N];黄冈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3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安娜;教学文化十年研究的反思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霞;研究型数学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增才;县级教研室职能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旭娇;特岗教师教学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伟娜;深度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成;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文化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朱小勇;教学的科学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俊列;教学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朱亚莉;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平;模式探究型"的师资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25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2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