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制约农村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原因及对策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 课改 教师培训工作 教育观念 农村 制约 教师队伍 学生 原因分析 招生制度改革
【摘要】:正一、制约农村课改的主要原因分析1.教育观念落后,是制约课改的重要原因(1)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严重挑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受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
[Abstract]: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curriculum is 1 . The education idea is backward , it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to restrict the curriculum reform ( 1 ) The teacher ' s educational idea has been seriously challenged . As the subject _ teacher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 the task of the teacher is to transfer the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 .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 The students are the masters and teachers of the study .
【作者单位】: 山西省山阴县教育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制约农村课改的主要原因分析,.教育观念落后,是制约课改的盆要原因(l)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严重挑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受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和;关于室内体育课的几个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2 ;教育文摘[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4年02期
3 刘潮;;谈日本中小学的三次学校课程改革与创造性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04期
4 郭乐典;;作文评改课琐谈[J];小学教学研究;1986年06期
5 孙锦;;培训矿管干部简况[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1987年04期
6 杜裕根;;中国革命史课教学的点滴体会[J];江苏高教;1987年02期
7 张昆仑;;建议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改为自学考试课[J];教育发展研究;1989年01期
8 项志麟;;把握时机 即兴作文[J];小学教学研究;1992年07期
9 徐根荣;;在实施课改方案中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J];上海教育;1994年10期
10 霏文;;主动地迎接挑战 ——记晋元中学的活动课研究[J];上海教育;1994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勇;朱丽清;;让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共同成长[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2 周晓岚;;新世纪中学生自我教育简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3 ;分册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玉龙;徐红;;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认清的十个关系[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曹建洲;;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芳林;汪玉芳;;高中化学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洪鸣;;以叶圣陶德育思想为指导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余武英;;新课标下语文报刊编辑工作的新取向[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显坤;不断创新 寻求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郭力根 陈青峰;塑造美好灵魂的人[N];江西日报;2000年
3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 何幼华;三大关系看《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苟渊 周君;北碚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N];重庆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朱振国;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7 王卫华 王晓舒 廖海程 丁锐;筑城课程改革 一路走好[N];贵州政协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辛丽娟;为了每一个孩子[N];吉林日报;2001年
9 记者 王淑军;江西高中课程改革气象新[N];人民日报;2001年
10 记者 陈韶旭 苏军;考试不再是唯一评价方式[N];文汇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兴华;试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开伦;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志华;数学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延军;“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师雅巍;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研究性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红英;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79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7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