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

发布时间:2018-01-04 15:12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解释学 教育解释学 理解 解释


【摘要】:教育解释学是以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解释-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就是建构真实、全面、系统地揭示教学中的解释-理解的教育解释学。这个旨归包含着规定研究、结构研究、教育目的研究三大宏观领域和人的发展应然趋势研究、教材研究、过程研究、品质研究、价值研究、发展研究等六个重要维度。通过对解释-理解的全面研究,形成所创教育解释学的全面性的研究品质。
[Abstract]:Educational hermeneutics is a science of interactive interpreting as the object of hermeneutics. Educational hermeneutics of the scientific aim, is to construct a real,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teaching to reveal interpreting educational hermeneutics. This purpose contains provisions of research, struct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ree macro areas and the textbook research, process research, quality research, value, six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interpreting the form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 of hermeneutics.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邓友超博士在《教育解释学论纲》[1]一文中提出了创建教育解释学的动议,意义重大。它既有创建新“学”的重要的学术开拓价值,又有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价值。教育解释学是以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解释-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要创建教育解释学,首先宜明确其科学旨归。教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苏富忠;人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苏富忠;论知性真理及其检验标准[J];东岳论丛;2002年01期

3 邓友超;;教育解释学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3期

4 苏富忠;技术的利行文化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苏富忠;文化的人为性具体存在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富忠;论具体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三[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段志超;;政治技术的出场路径及基本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苏富忠;科学精神的认识维时代精神观[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苏富忠;;哲学作为学——叶秀山先生《哲学作为哲学》拜读札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苏富忠;经济的价值性社会行为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侯怀银;王霞;;五年来中国教育基本理论发展之路[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03期

7 李宝禄;;体育教育中人本问题的相关讨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刘菲;;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9 曾丽红;李森;;现象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优秀教师教学案例透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9期

10 罗健;沈一兵;;近年来国内人性问题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赞梅;;浅议新时期文学论争中的人性理论[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树培;珍视不可测量之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清霞;解释学视野下课堂教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沈文敏;师生对话的解释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季平;技术是一种文化[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顾琳;“建构主义热”的冷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5 薛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性探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辉;试论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D];中南大学;2007年

7 宋丽萍;论教学理解——本体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东济;马克思实践真理观与海德格尔存在真理观之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志;真理符合论的历史与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苏富忠;人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苏富忠;投射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苏富忠;思维分类体系概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苏富忠;论经验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一[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6 苏富忠;论抽象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二[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7 苏富忠;论具体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三[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8 黄艺农;科学美的实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9 苏富忠;从思维看哲学[J];齐鲁学刊;1995年05期

10 陈志耕,杨亚佳,王宏伟;社会科学体系纵向结构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楚廷;再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3期

2 彭良兵;;教育与个体生命的理解[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3 林学俊;;何必一定要人理解[J];初中生;2002年Z6期

4 黄学贵;理解的基本原则[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赵伟;英语听力训练方法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张群;西方人对文化的理解[J];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7 郝元萍;英汉笔译中如何准确地理解英文[J];德州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刘素芳;专有名词和阅读理解[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钟永辉;;一些易望文生义的成语[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07年01期

10 朱庆宝;全面理解新世纪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桃燕;;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杜世回;;理解和应用地基承载力的若干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建美;;中专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丹丹;;图式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永亮;刘炜;;对《自动分检衡器》国际建议的理解[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胡仁锁;;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条款的理解和修改意见[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论文集(1995—1997)[C];1995年

8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韦恩霞;;等待[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董邦俊;;社区矫正问题初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何理解西方的 “利益相关者财务”[N];中国税务报;2002年

2 记者 李卫中;重在理解 贵在落实[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杜非;理解建筑的世界[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研究员 赵子平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万泽刚;如何理解“三个代表”与“三讲”教育的关系[N];科技日报;2000年

5 晓;别把“积极”理解错[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任小林;我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上)[N];中国冶金报;2000年

7 任小林;我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下)[N];中国冶金报;2000年

8 许定雄;对“三个代表”思想内涵的理解[N];中国石油报;2000年

9 记者 胡嘉莉 通讯员 孙华茂;创维言称理解[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10 成尚荣;做了就理解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海东;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丽琴;道之文[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玉良;历史、理解与真理[D];复旦大学;2008年

7 苏贵民;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梅景辉;生存与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丹;初中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浩;走向理解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小燕;初中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继雄;对高教05版《学校体育学》呈现现象的理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沙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柳福提;中学生对分子运动论理解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芳;“存在”的真理与“理解”的真理[D];安徽大学;2005年

8 张琳;互动教学法指导英语听力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美雄;统计图理解的语义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姜晶;初中生数学学习中语言障碍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78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78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