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01-08 07:38

  本文关键词: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 多元取向 发展趋势


【摘要】:在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多元研究取向影响下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正呈现出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情境的生态化等基本趋势。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还是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都有积极意义。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vism, postmodernism, cognitivism and humanism,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show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views and the "total humanizatio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basic trend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and design, the synthesi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ecology of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of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the better servic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o education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教育心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不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学延伸,而是以心理学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现实的教与学的问题。[1]本文探讨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向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勾画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走向。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教育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邵景进;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百年历史轨迹及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大均,胥兴春;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3 程刚,曾捷英;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1995年04期

4 高岚,李资渝,张莉;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J];心理学探新;2001年01期

5 张冲;内隐学习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琴;;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2 秦建兴;;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黄卫明;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的情感策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姜邱焰;;逻辑推理能力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张祖荣;张绍斌;;《观赏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6 张新明;王振;承孝敏;;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媒介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自我效能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王宏伟;王小许;;从文科生知识结构谈医学物理课程建设[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段向琼;王丽娟;;个性心理结构的整体性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黄强军;李山林;;“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辨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谷长江;梁承谋;王长生;刘改成;;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实证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丁俊武;;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英;人—组织匹配、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秀峰;“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明伟;职高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居洋;关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晓斐;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璇;课堂教学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洁琴;10-13岁儿童意图理解和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洁;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管永权;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顾纯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2 马欣川,满晶;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3 许洁英;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高岚,申荷永;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生命全程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3期

6 林崇德,俞国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心理科学;1996年04期

7 高岚,,申荷永;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J];心理学报;1998年02期

8 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年01期

2 张彦秋;;四大学习理论对我国体育教学论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李芳芳;;整合: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0年21期

4 石绍华;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3期

5 马娟;;教育心理学的人性观[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魏小萍;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02期

7 张玉冰,李非;当前台湾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黎昌友;;流行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发展趋势[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郑京平;;2006: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宋庆伟;;浅谈侧踹腿在女子散打比赛中重要性[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洪城;范友华;陈景震;马芳;;竹纤维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2 张应立;;农民犯罪的概念及发展趋势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须雷;;21世纪起重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4 王新民;孙振平;;从宏观环境与建筑业需求论述我国预拌砂浆末来十年的发展趋势[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强鹏涛;于文;;中国衣物柔顺剂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29届[2009]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士敏;王东升;石红梅;;新世纪我国高炉技术发展趋势[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8 吴祥;;日本梨的引种及盐城梨果业的发展趋势[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9 吕大铭;;钨铜材料的生产、应用与发展[A];中国钨工业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4年

10 许文才;;包装印刷业的发展趋势[A];第2届北京印刷技术与印刷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传诗;华东师大社领跑教育心理学图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上海市黄浦区交警支队民警 陈旗勇;宣传工作应注重心理学[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3 合;暨南大学社:重点出击教育心理领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龙安集团三佳电子公司 鲜飞;SMD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N];中国电子报;2000年

5 ;国外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一)[N];中国建材报;2002年

6 ;2004年涂料行业发展趋势[N];中国建材报;2004年

7 柯明;中国连锁企业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研究生院 王遒;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孔凡夏;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N];中国特产报;2005年

10 ;我国固体废弃物技术装备发展趋势[N];中国冶金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淑英;运动竞赛规则的本质特征、演变机制与发展趋势[D];苏州大学;2008年

4 冯寿波;论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李玲蔚;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周振宇;当代会展建筑发展趋势暨我国会展建筑发展探索[D];同济大学;2008年

8 肖鹏;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柳尧杰;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投资价值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张丽霞;中国森林资源未来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林会;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红;旅游服务专业中职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红梅;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振云;网络银行的特性与发展趋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申燕燕;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直拍横打技战术运用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樊颖;竞技六人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盈;龙湾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王岳;饮食方式与饮食具设计[D];东华大学;2005年

9 汤燕;中国非正规渠道移民的现状、成因及趋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侯杰辉;国际结构的现实与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96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96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