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3:04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 社会需求 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面对面访谈调研的方法,从四个方面对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期为不断改进本科教育模式和处理好本科、硕士衔接问题,提供具有可供借鉴的实证性资料。
[Abstract]:In this paper, face to face interview method i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from four aspect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od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 and master, we can provide some empirical data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652.0;G40-057
【正文快照】: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是衡量一个专业适应社会的缩影,是人才定位的印证,也是每一个专业建设者、决策者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同样也是学生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调研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问题,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荣怀,张燕,张进宝;基于学习策略的大学生网上学习活动设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燕;张志强;;E-learning与知识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2 张海森;论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创新[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2期

3 相春艳;教育技术在高校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4 蔡惠,胡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关于《数据库系统概论》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5 谢康,陈丽;论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6 李海峰;刘云芳;;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7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8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李祺;论教育信息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李芒,陈丽,吴u!;对远程教育的现代教学理论问题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明洁;;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整合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2 王鲁杨;王禾兴;许娜;;多媒体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尝试[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张丽娟;;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晓兰;陈晓慧;张杰;马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定位[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侯丽平;王移芝;;浅谈基于Blended Learning信息技术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赵雪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丽;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技术的探索[D];同济大学;2006年

3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盛小清;协作学习环境下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志珍;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宓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淑艳;甘肃省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宝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明祥;中小学信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文;学会学习与学习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90后大学生的理想教育[J];华章;2011年23期

2 刘卫红;冉瑞琳;;大学生就业需要调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3期

3 霍丽娟;黄英;;提高普通高校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重庆与世界;2011年09期

4 ,

本文编号:1397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97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