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台湾地区恢复青少年德育课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13 17:08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恢复青少年德育课程的思考 出处:《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地区 道德教育课 恢复


【摘要】:台湾地区教育局长会议通过《推动品德教育》案,台湾青少年品格与道德教育终止三年后恢复,这是改善青少年思想状况,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明智之举。
[Abstract]:The Taiwan Regional Conference of Directors of Education approved the "Promo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ase, which was restored three years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character and moral educ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in Taiwan. This is a wise move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situation of young people and raise the moral standards of citizen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7;G410
【正文快照】: 一、台湾地区恢复青少年德育课的情况全台湾地区教育局长会议2006年8月25日在屏东海洋生物博物馆举行。“教育部”训育委员会提案,全台各中小学应将中心德目与行为准则纳入相关学习领域、弹性学习节数中实施,并纳入课程规划,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互动中实践良好品德。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延斌;史经伟;;德育良性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5年06期

2 李会松;葛春;;道德教育榜样观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磊;;加强思想教育的必要性讨论[J];才智;2012年14期

2 焦铭;;中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9期

3 李国昌;;基于学长资源的大学生典型教育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4 王丽佳;;教育中的榜样:伦理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5 谢红燕;李峻薇;李发生;;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6 孙振娟;;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7期

7 王羲;;改进职校生品德教育的对策选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4期

8 肖浩宇;;榜样教育何以可能: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J];中国德育;2012年19期

9 孟微;;论加强思想教育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2年32期

10 韩林;;浅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明师;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视域中的个人品德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桓熠;论增强榜样教育的有效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于桂花;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温寒;建国以后军人道德榜样的演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宇;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封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赵婧;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霍丽娟;“问题学生”的成因与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简爽;网络对中职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朱晓芳;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D];新疆大学;2009年

10 褚慧;榜样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史守中;浅析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因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6期

2 白明亮,姚敏;幽暗意识与榜样教育——一种道德教育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屠富强;台湾第四代风景邮戳问世[J];集邮博览;2003年04期

2 夏天阳;台湾地区资助私立大学的若干措施[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刘钢;江昭青;;台湾地区前几任“教育部长”谈教改之路[J];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06期

4 章鹏远;;台湾地区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评量[J];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06期

5 袁琳君;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法定夫妻财产制比较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于源,郑启五;台湾地区失业人口特征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金诚;;台湾地区大学院校评鉴及其新趋向[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3期

8 王平;;我所见到的台湾地区民办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9 李学文;;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的教育改革[J];新视野;2006年02期

10 柴荣;;试论台湾地区存款保险法律制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元;韩晓滨;;台湾地区膳食调查[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2 吴功强;黄河;来晓瑜;谭亚敏;罗依;施继敏;朱发明;章伟;王炜;;华东地区与台湾地区人群中KIR基因型和单倍型分布情况[A];中国科协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2008血液肿瘤论坛会议会编[C];2008年

3 符启林;姚飞;;两岸保险交流法律问题探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4 肖林榕;;台湾地区强化中医医疗品质的路径[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下册(1995~2007)[C];2007年

5 叶海涛;;台湾地区医院评鉴工作[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6 肖林榕;;清代台湾医林人物[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7 林丹红;;台湾地区癌症研究进展[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8 李锦育;;台湾地区水文频率分析研究[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9 徐耀赐;李一圣;;台湾地区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所面临之问题与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10 蔡文灿;;海峡两岸水污染防治法比较分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如晨;张汝京:大爱之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记者 俞安;2006抚顺“台湾周” 昨日开幕[N];抚顺日报;2006年

3 记者 祁正华邋通讯员 黄家峰 陈多;首批近10吨台湾水果蔬菜抵榕[N];福州日报;2007年

4 李志石 通讯员  孙群;上海口岸台湾水果入境种类多[N];国际商报;2006年

5 江宝章 杨晓翔;10种台湾水果再入大陆参展[N];人民日报;2006年

6 徐冰川 资深军事评论员;台军瞄准春节包机为哪般[N];世界报;2006年

7 本报专稿 薛雨闻;台政坛大佬启动“倒扁运动”[N];世界报;2006年

8 厉秀昀;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可以参加大陆医师资格考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袁飞;台湾股市崩盘警示:新台币升值40%后上演大悲剧[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叶海蓉;外资狂扫台股 2708亿新台币天量成交[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健民;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制度之变革与前瞻[D];四川大学;2003年

2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萃强;中国大陆与台湾开放式基金运作绩效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孙永强;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受损动因及其恢复重建对策[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施建邦;台湾《伤寒论》近五十年研究述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申国珍;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7 刘朝露;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李豫闽;闽南与台湾地区民间工艺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忠军;陕西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恢复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英志;冷蒿和糙隐子草的竞争策略对冷蒿退化草原恢复过程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永加;强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2 徐克飞;台湾政治认同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贾丰奇;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宗仁文;两岸金融监管制度之比较及其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陈毅嘉;台湾地区中山公园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高郁凯;台湾刑事诉讼法之改革评析兼论予大陆刑事诉讼法修法之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郭心琦;台湾地区失眠症的症状与证候特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谢易达;论我国台湾地区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王敏;大陆高中生赴台求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林和森;经济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19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19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