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

发布时间:2018-01-13 22:36

  本文关键词: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 出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政策研究 议论批判视域 “经验一技术”视域


【摘要】:本文旨在对政策研究、特别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近发展,加以评论及综合。有关的发展被部分政策研究者称之为阐释转向、争辩转向或说服转向,这些转向基本上是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主导政策研究的一种"经验—技术"视域的回应。本文把这些变化统称为"议论批判"视域,它总结了多个理论视域近年在政策研究中的贡献。它们包括:文本、文本质感及文本互联性的诠释学研究,议论的考古学及系谱学研究,批判政策研究。这些转向将会把政策研究从以往只属于政府官员与政策研究者私下的对话引领至一个更为民主的批判议论的平台。
[Abstract]: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policy research ,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policy , which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 experience - technology " visual field by some policy researchers .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政策研究(poliey studies)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diseipline),较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来得迟。一般评论通常把学科的起源追溯至芝加哥社会学学派(Chieago Sehool of Soeiology)的政治社会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Lass- well)[’」,,他在1951年提出“政策科学”(poliey 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荣光;;从教育质量到质量教育的议论——香港特区的经验与教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乔雪峰;操太圣;;表现指标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潜规则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2期

2 曾艳;;教师领导的三种发展思路及其认识论基础[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3期

3 郑宏宇;司林波;彭建交;;香港教育问责制探析[J];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4 王有升;;重建“共同体”——学校教育改革的体制关怀[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4期

5 操太圣;李斐;;绩效工资制度下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6 吴东方;司晓宏;;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评价与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厉飞飞;;港台地区中小学教育评价制度综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沈伟;卢乃桂;;问责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何为与为何[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9 牛楠森;;缺乏“教育立场”的教育质量观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红丽;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伟峰;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振喜;新纲要视角下的大学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辉;从“指令”到“行动”:公立学校的变革政策执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史娜;教育质量标准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蒋大丽;沪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济生;对“教育质量”内涵的新认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靳涌韬,衣庆泳;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探微[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王敏;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衡量标准新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2期

4 程凤春;教育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教育质量内涵新解[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政策文本的类型与生产[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年01期

2 杨道宇;;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年12期

3 谢少华;试论教育政策研究分类的理论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4 王亚芳;苏林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综述[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2年00期

5 孙家明;李群英;;解构与建构:教育黏性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0期

6 李文长;;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政策的初步分析[J];教育评论;1993年01期

7 李军;冯大鸣;;1985~2004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9期

8 李秉坤;王丹;;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政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2期

9 杨明权;;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体系及其协调原则[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黄忠敬;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探讨——“全国第二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综述[J];湖南教育;200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善鑫;;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展望——“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景敏;;《随想录》文本阐释的方法论创新[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3 董丽云;;悠游之丛林——海德格尔与艾柯阐释观比较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侯幼彬;;正式建筑与杂式建筑——兼论建筑遗产的文本阐释[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5 孙桂荣;;90年代文学的媒体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宋晓庚;;关于萧红研究的几点建议[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少华;教育政策研究:现状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周虹艳;教育政策研究要为教育创新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 吴德刚;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马宏建;医生的收入是否比教师低[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洪申我;文本阐释是批评的基础[N];文艺报;2004年

7 谢少华;当今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特点述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方铭;《黄钟大吕之音——古代辞赋的文本阐释》评介[N];吉林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戴佩良;王晓平:U型转弯[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杨佳莉;毕业论“文”[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丽云;重建文本阐释的约束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生庭;冲突的自我与身份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朱鸿章;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梦琪;美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变化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小丰;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二十年(1985~2004)[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詹佩;后现代语境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自雄;试论文本阐释规范的再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罗约坡子;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那日苏;诗学 文本阐释 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靓;济慈的生死哲学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靓;济慈的生死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邵岚;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建生;多元·有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20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20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