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高等院校教师紧张因素及应对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10:22

  本文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师紧张因素及应对能力分析 出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职业紧张 应付能力


【摘要】:应用Mclean s工作紧张问卷量表,根据32个问题的得分进行职业紧张水平评价,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的现状,提出缓解教师紧张与焦虑的新对策。各院系不同专业教师比较,体育系教师在工作压力方面明显轻于其他院系;男教师在工作冲突、工作范围及与领导的关系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P0.05);中老年教师的反应性明显低于青年教师(P0.05)。可见教师的专业、性别、年龄均是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ress, the Mclean's job stress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level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of 32 questions. New measures to relieve teachers' anxiety and tension are put forward. Compared with teachers of different specialtie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teache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are obviously lighter than other departments in terms of working pressure. Male teacher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 teachers in terms of job conflict, work scope and relationship with leadership. The reactivity of middle and old teacher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young teachers (P 0.05). It can be seen that teachers' specialty, sex and age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5063) 2006年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XJ0625255)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教师的职业压力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1]。一些研究者在多项调查中发现,教师在遭受压力时的反应主要有头痛、焦虑、挫折感、疲惫、睡眠不良等[2]。教师长时间地承受较大的职业压力会导致职业倦怠。教师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就会对教育工作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范雪云,王广荣,姚三巧,白玉萍,金玉兰,闫进德;某市中学教师职业紧张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年05期

2 王治明,兰亚佳,王绵珍,李健;教师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相关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3 王治明,兰亚佳,李健,王绵珍;教师职业紧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2期

4 牛晓丽,宋辉;银川市中学教师职业紧张度评价[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姚玉红;职业紧张问题研究的历史及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咏梅;;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07年05期

2 孙建红;孙建萍;刘国义;;推进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何勤;;民办大学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杨亚玲;城乡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宋红英;;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夏凌翔;论工作满意度的结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杨秀伟;李明斐;张国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李莉萍,黄巧香;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激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9 袁凌;谢赤;谢发胜;;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继平;郑建君;;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祥桂;;台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6年

3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新伟;职业紧张模式、常模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杨惠芳;职业紧张及铅负荷水平对工作能力评价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6 肖元梅;脑力劳动者脑力负荷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连玉龙;脑力劳动者紧张效应评价体系建立及易感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8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吴思英;中学教师亚健康状态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培席;医务场所暴力调查及理论模型研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及其关系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尉迎滨;幼儿教师角色失调、职业承诺、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施秋琴;中学历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郭保;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震青;中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激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艳;农村教师职业紧张与健康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饶才敏;湖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秦正积;结核病防治机构员工满意度调查量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友信;职业心理紧张及其控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1年01期

2 余善法,张锐,马良庆,刘成,邓育沧,谷桂珍;职业紧张测量工具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02期

3 余善法,张锐,僧清莲;工人与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对比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8年09期

4 王治明,兰亚佳,李健,王绵珍;教师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年03期

5 李健!637007南充,兰亚佳,王治明,王绵珍,王明炽!637007南充,刘国清;职业紧张量表(OSI-R)信度与效度验证[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年03期

6 李健,王治明,兰亚佳;职业紧张与紧张反应[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王治明,兰亚佳,王绵珍,李健;教师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相关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8 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唐文中;高等学校的讲授课[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4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5 向群;有感于“李校长让房”[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6 丁梦林;真心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记合肥六中党支部书记姚能长[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7 ;全社会都要尊师爱生[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8 孙太英;进一步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9 沈伟;知己·知心·知音[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10 常春元;论教育与智力的发展[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横川裕美子;户XZ规子;;中国护理教师分析日本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特征——日本研修报告分析[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3 杨秋香;;大学日语四级考试辅导探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王冬梅;;浅谈新世纪教师的道德形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6 杨小林;;浅议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批评[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7 汤翠英;;振兴教育 首先要振奋教师的精神——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8 段民英;;立足农村经济 培养新型教师[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9 何婷;吴文美;;备课[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陈典基;刘昌华;邱炳涣;;中专学校的教师如何自学计算机知识(摘要)[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马秀梅;建构主义与中学数学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汪洪;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两课”教师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吴明和;多媒体CAI与物理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亚君;论现代远程教育在欠发达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27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27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