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

发布时间:2018-01-15 10:40

  本文关键词: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教育 危机 知识源泉 思想实验室 批判利器 服务平台 交流论坛


【摘要】: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Abstract]:If we want to know and get out of 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understand the basic rationalit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s the sourc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s the laboratory of thought;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s a sharp weapon of criticism;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s the platform for providing frontier servic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s a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笔者在1993年曾著文谈比较教育危机:“由于当前比较教育学界尚未对比较教育的定义取得一致的意见,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出现了所谓身份危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比较教育学生机发展的一个表征,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其不断证明自身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洪;;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何茜;谢韦韦;;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比较的层次性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5 温静;;金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的多重身份及其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冯增俊;;论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7 王英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成绩、挑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陈洪捷;;北大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发展与范式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9 卓念;崔丽涛;;概念及其体系的确立: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石——以分析哲学为视角[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10 蔡宝来;李磊;;比较教育学科重建:方法论、话语体系及未来走势[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龚志武;远程开放大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穗;上海、加州两地化学课程内容的微观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6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楚海莲;挪威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敬文彬;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远远;中美高中生物主流教材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薇;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探析[D];河北大学;2011年

7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红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身份危机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刘辉;中外美术史课程比较教学方法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勤;香港比较教育学会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诺亚;董小燕;顾建民;;给比较教育下定义[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9年05期

3 李守福;比较教育要为改革开放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4 ;2002年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第二十届年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5 黄志成;;欧洲的比较教育学会与人物[J];全球教育展望;1982年02期

6 王淑娟;;尼古拉斯·汉斯比较教育奖学金在英国建立[J];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7 马克·贝磊,蒋凯;从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角度看比较教育专业学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张晓鹏;;英美的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研究简况[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1期

9 王义高;对未来比较教育学的几点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10 关晶;;“大”比较教育的新视野——柯文论“解读全球”[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雅芝;;试析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郭相平;张展羽;;灌溉水源危机及其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万小艳;;WTO与政府农村工作的前沿危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1年年会暨“加入WTO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蒲朝晖;;浅谈医院危机管理[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田丽丽;张从益;;从《岳阳楼记》个案英译看中国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危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传军;;世界粮食危机及中国粮食安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彪;;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及其引导[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冬妹;;影响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危机分析及对策[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傅琼;;城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成新;;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能源基础危机探讨——以山东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辉;商务部:次债危机可能导致出口大幅回落[N];中国经营报;2007年

2 逄增志;危机事件,我早想到了[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榴;12亿欧元重组方案引发戴-克集团危机[N];中国汽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榴;品牌形象危机使三菱难以走出亏损泥潭[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丁元竹;应把危机管理纳入“十一五”规划[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王祥西;第N次危机[N];医药导报;2004年

7 李博 石海平;危机金融机构加速清场 存款保险制度渐行渐近[N];中国经营报;2004年

8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牛犁;次贷危机增加国际油市不确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黄文;阅读危机与利润危机并发的背后[N];财经时报;2006年

10 王宸;人民币如何经受危机考验?[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晓鹏;银行机构危机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乐宜仁;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楼铭铭;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吴世家;中美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光宇;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爽;“普韦布洛”号危机与美朝谈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丽燕;自失与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宇洋;美国报业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D];外交学院;2007年

5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小玲;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4年

7 黄雨果;从欧盟宪法危机看欧洲一体化[D];湘潭大学;2007年

8 杨晓斌;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牟晓云;外汇危机预警模型及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何胜利;罗马帝国前期社会道德危机的加剧及其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8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28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