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及内在需求的关系
本文选题:A型人格 切入点:行为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军校大学生中A型行为检出情况,探讨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及内在需求的关系。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16PF、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对493名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169名地方大学生对照。结果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A型行为和B型行为的军校大学生在怀疑性等人格维度及攻击性等内在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军校大学生的A型行为与忧虑性等人格维度和崇拜性等内在需求有显著相关(P0.05或P0.01)。紧张性、怀疑性、独立性3个人格维度,攻击性、支配性、崇拜性3个内在需求进入以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一些人格维度和内在需求关系密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of type A behavior in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A behavior, personality dimension and internal needs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type behavior questionnaire (16PF) and Edward personal preference Test (EPP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493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type A behavior between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local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ents with type A behavior and type B behavior had the personality dimension of suspicion and aggress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trinsic needs of sex (P0.05 or P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type behavior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ternal demands such as anxiety and worshiping, P0.05 or P0.01. Suspicion, independence, thre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ggression, dominance, The three intrinsic demands of worship enter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ith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of type A behavior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A behavior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som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internal needs.
【作者单位】: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海军总医院门诊部 海军旅顺基地黄营干休所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惠霞;中国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的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3期
2 叶明志 ,王玲 ,张晋碚 ,陶炯;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正莉;邱长宜;;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20期
2 李瑾,符娟;高考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3 梁宝勇;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4 廖美玲;;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刘连龙;A型行为类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6期
6 刘晓芹;李寿欣;杨瑞贞;;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7 陈玉梅;高和平;;高职生社会支持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8 傅健;缪茂森;马爱民;孙海艳;;长期游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吕敏,戴光明,郑健,王天学;肾脏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2期
10 陈启山,温忠麟;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俞杰;周辉;赵建美;徐美玉;杨丽丽;;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问题的前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薇;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青春;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大学生A型行为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永东;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的编制—预试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4 伍霞;福州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尹东宁;罗夏测验攻击变量与A型行为问卷的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马辉;南京市民心理健康与预防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7 岳丽青;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闻芳;生活事件与人格特质对抑郁症发病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宁元元;组织支持感、A型行为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萍,杨泽之;A型性格与消化性溃疡[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2 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2期
3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4 袁勇贵,张宁;医务人员的A型行为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2期
5 魏立莹,赵介城,巫善勤;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6 马丽莉,刘建新;偏头痛患者的个性及有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7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Ⅲ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8 夏大胜,胡随瑜,刘书坤,郭倩玉;A型行为对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9 邓芸菁,窦刚,张锋;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狄敏,黄希庭,张永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A型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2 蒋奖,许燕,林丹瑚;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3 毕重增;黄希庭;;成就动机对自信与A型行为关系的解释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龚艺华;;高师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5 徐君;佟月华;;大学生完美主义与A型人格的关系[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俊金;;浅淡A型人格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0期
7 张锋;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尧国靖;黄希庭;罗春明;龚艺华;;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9 谢钰涵;张甜;;人格特征与疾病关系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3期
10 李艳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A型人格及防御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东;;重复与初次自杀行为者相关问题比较[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尧国靖;;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蒋奖;许燕;;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振群;户秀安;柯森;邓一允;;华南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5 张宏宇;许燕;柳恒超;;社会关系模型(SRM)——个体差异研究的新策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佘翠花;王美芳;;4—12岁儿童特质识别发展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蔚;张文新;陈亮;;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气质、愤怒情绪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向阳;李秀明;陈智慧;黄玉复;卢瑞福;;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闫秀梅;王美芳;张庆;;知觉者与行为者特征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吕斐宜;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林益楷;保面子的“德夏佩尔计谋”[N];健康时报;2005年
3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4 杨霞;现代企业家更需要好的心理素质[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王行娟;高血压与心理健康[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秀梅;自发特质联结的年龄特点、加工机制及其对外显特质判断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庆;特质推理中的内容效应及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晓艳;愿望与道德规则冲突情境中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阳;儿童如何利用特质相关行为信息预测他人将来行为[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天楠;心物区别的本体论辨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庆;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特点及其性别刻板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俞海运;社会认知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亮;大学生特质推理中的老年刻板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9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5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