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3-03 00:26

  本文选题:互联网过度使用 切入点:冲动 出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720A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5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659)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琼,肖水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2 李飞;苏林雁;耿耀国;;Barratt冲动量表用于儿童的信度和效度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静;齐玉龙;王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研究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齐玉龙;;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构建[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张宾州;;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4 曹坚,刘革化;网络成瘾症(IAD)诊断标准的发展性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陈添;周执前;;大学生病理性网络应用的心理特点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李介民;易著文;苏林雁;蔡益民;罗雪梅;刘继红;蒋彦;;6~12岁儿童冲动行为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4期

7 李飞;李宝娟;苏林雁;胡德文;刘军;贺忠;周顺科;;有冲动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功能性磁共振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1期

8 王洪;李飞;张向晖;范方;苏林雁;;5-羟色胺2A受体基因、转运体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的关联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4期

9 李志鸿;王凤兰;;茂名市316名高中生网络使用、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关系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6期

10 刘义胜;胡洪涛;;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欧阳汝娣;邓稳根;;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概况[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江文庆;杜亚松;;上海市网络过度使用中学生一般特征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宫本宏;王涛;何金彩;;大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枫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宁;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庆宝;滨州市高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原因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欣欣;山东省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危险因素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佳佳;遭受多重侵害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征及执行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玉;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6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魏龙华;上海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及网络成瘾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立皓;大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范萌;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徐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彤;杜亚松;江文庆;王玉凤;;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2 袁杰;不该发生的血案[J];下一代;2004年03期

3 卢红;;中学生的性心理问题是堵还是导[J];现代健康人;2001年02期

4 周春林;;一石激起千层浪[J];创新作文(初中版);2005年11期

5 ;七嘴八舌[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11期

6 张海燕;;羞答答的玫瑰,请你静悄悄的开——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抽样调查及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7 鹿传英;;打了一年思想仗[J];人民教育;1965年03期

8 周德民;;这些书中学生不能看吗?[J];湖南教育;1979年02期

9 刘诗;;谈谈临摹[J];江苏教育;1981年04期

10 喻家琪;;加强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J];人民教育;198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王玉风;;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开放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金宇;苏林雁;曹枫林;范方;耿耀国;;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中学生的人格特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刘军;;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8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园”[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赖运成;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4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8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58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58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