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三位一体,学用对接”教学评价模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04 07:25

  本文选题:高职教育 切入点:“三位一体 出处:《教育探索》200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三位一体,学用对接"模式是立足于高职特点,集"毕业论文答辩、技能与成果展示、现场签约"于一体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对现有教学评价模式的一种突破与创新。要确保"三位一体,学用对接"模式的实现,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bstract]:The "Trinity,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docking" model is a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defense of graduation thesis, presentation of skills and achievements, on-site contract". It is a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to the exis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l of "trinity,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we must renew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grasp the market information accurately. Adjust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in time, 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deepen the education refor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tinuously.
【作者单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义;王会来;;高职高专院校系部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2 张艳玲;;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谢征;乐盈;;高职专业技能课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20期

4 徐桂明;;提高高职教学督导质量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梁伟;卢远;;高职教学评价改革中教考分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6 徐青;;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成绩考评与教学评价透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4期

7 杨丽红;;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1期

8 车斌;;高职日语教学的设计与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5期

9 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5期

10 徐秀娟;;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索[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世玮;杨力彬;;创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必须高扬的大旗[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2 陈小全;张继红;;案例型学习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吕岚;;高职教育要关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6 孙孝玲;王丽娜;;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教育[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7 陈晓江;万青松;;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新构建[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方明;陈蕾;李金明;;中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思考[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凤仙;杨滨虹;赵秀梅;;试论检验医学高职教育[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4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晓观;;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思考[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定海 通讯员 邵维妮;上海高职教育进入“快车道”[N];联合时报;2003年

2 郑薇;高职教育正当时[N];徐州日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姚传盈;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杨若浩;以学生就业为根本,,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N];中国贸易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鸣琦 通讯员 张勃 肖鑫鑫;订单培养开辟高职教育新天地[N];陕西日报;2011年

6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杨续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迈新步[N];湖南日报;2011年

7 温红彦;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N];人民日报;2004年

8 记者 黄慧;民办高职教育生机勃勃 残疾人康复事业硕果累累[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9 周建明;中国艺术高职教育的十大矛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冉昌光;高职教育应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志武;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王晖;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锦;基于职业能力开发的我国高职实训教学体系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王健;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尹文彬;高职应用文课程构建之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军;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邱丽金;数字视频后期处理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莹;地方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热潮下的冷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龚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朱植刚;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64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64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