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爱的教育
本文选题:爱神 切入点:教育者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作为生命走向超越的动力,从古希腊引起哲人们的重视以来,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本质性构成要素。但是今天这一主题似乎渐渐从教育者的视野里消隐了,应有重申的必要。缺乏爱的教育只能是非教育。重申爱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就是对教育异化的批判,就是对本真教育的呼唤。
[Abstract]:Love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education. Love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life to transcend, since ancient Greec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hilosophers, It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education. But today the subject seems to fade aw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ors, and there should be a need for restatement. Education without love can only be uneducation.Restate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education. It is the criticism of educational alienation and the call of tru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义乌工商学院文秘系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鲁歌 ,卫华;关于鲁迅诗《自题小像》的几个问题[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3 贺光鑫;向教师“脱帽致敬”[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4 孙世洁;试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四要素”[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5 严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6 左其沛;;试论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兼评教育工作中的简单化成人化倾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0期
7 王洪全;;要了解青少年心理 正确教育后进生[J];天津教育;1980年06期
8 伊德;;“教育必以正”[J];湖南教育;1980年11期
9 孙喜亭;关于教育规律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10 王吉鹏;读鲁迅“五四”前夕的几首新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殿吉;;试论对罪犯的个别教育[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2 周丽梅;;新时期提高班主任素质的几点尝试[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解小荣;;浅议信任教育[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贺西庆;;千锤百炼始成钢——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思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郭笙;;重视师范教育 改革师范教育——简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6 陈志昂;;以陶为师引深师德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胡美华;荆在京;;谈陶行知发展儿童创造力的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8 郭介成;;陶行知的教师观[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9 陈天宇;;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及对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10 林世才;;论教育者的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韦强;科技新创意[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凸凹;《呼啸山庄》[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沈秀敏;德育中的心理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王辉;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黄湛;西方古典艺术品独领风骚[N];中国矿业报;2000年
6 国信;婚钻将爱情进行到底[N];中国矿业报;2000年
7 李宝国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群工作部;前导教育:大学生教育方法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2000年
8 佟树江;减少教育中的负效应[N];解放军报;2000年
9 赵长天;语文忽略了重要的东西[N];解放日报;2000年
10 新华;“爱神丘比特之箭”由谁制造[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与深层文化中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舫;希腊罗马神话在俄语中的反映[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爱林;关于思想政治课的主体性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波;中学生创造性培养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余文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蒋婷;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学习方式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姜长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袁信;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66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6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