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主性和学校能力
本文选题:学校自主性 切入点:学校汲取能力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因为学校在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所以人们希望学校能够提高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效率。基于对学校效率低下原因的考虑,提高学校自主性就成了解决学校效能不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先是分析了学校自主性的含义,紧接着分析了学校自主性兴起的原因,同时根据对学校性质的理解,提出了学校的自主性是一种不完全自主性的观点。文章的最后,提出学校能力的概念,指出学校自主性的增大要求学校具备必要的能力,是学校能力而不是学校自主性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Abstract]:Because school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and personal life, it is hoped that schools will be able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in serving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mproving school autonom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school efficienc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school autonomy,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school aut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hool,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school ability is put forwar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crease of school autonomy requires the school to have the necessary ability. It is school ability rather than school autonomy that directly affect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庄西真;关系:一个学校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3期
2 庄西真;科层制和关系网络:学校中权力与资源的配置[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8期
3 庄西真;;什么学校,什么问题——学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4 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大革;论城镇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庄西真;从封闭到开放——学校组织变革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2 庄西真;关系:一个学校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3期
3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3年04期
4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5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6 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通讯员 张亚莉 李宁宁 本报记者 郭扶庚;小区办学不能仅为“打牌”[N];光明日报;2001年
2 苏军 通讯员 郑萼静;评课以学定教以学评教[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主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6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6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