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农村民族社区儿童上中学的涵化与心理适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1:32

  本文选题:农村社区 切入点:少数民族中学生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今农村民族社区儿童上中学者显著增多。他们进入中学这一更富于文化多样性的场景,可能面临较复杂的心理适应问题。国内涵化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方跨文化心理学的涵化研究,关注文化接触中不同群体持续双向互动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其概念和方法值得有批判地借鉴。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民族学生涵化与心理适应研究的意义、设计的概念与理论框架以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Abstract]:There is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rural ethnic communities attending secondary school, a more culturally diverse setting in which they enter secondary schools.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lturation in China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tudy on acculturation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in the West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two-way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on individual adaptation in cultural cont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accultu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rural ethnic students, th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design 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和教育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CMA03006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新;回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族际族内通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汤夺先;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生活方式[J];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赵世林;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廖杨;人类学视野中的交往与族群关系[J];思想战线;2005年01期

5 周传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和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3期

6 王晓燕;试论官营茶马贸易的历史作用和意义[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7 郭法奇;“学生参与”: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话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张宁娟;;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靳贵珍;大学学术水平的演变与未来大学的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毕跃光;从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看民族观的形成[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全;大学的本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妍;多媒体环境下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松平;学校层面的课程整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艳峰;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当代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4 马建康;工业革命对英国国民教育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郑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整合模式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红;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丽玉;美国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萨仁娜;德令哈市蒙藏回汉族际通婚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峰;职业教育存在形态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0 刘冲;高校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立荣;;社区[J];理论学刊;1985年06期

2 袁玉立;传统农村社区商品经济意识的形成和强化——阜阳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考察[J];社会学研究;1987年05期

3 叶南客;论我国集镇社区的文化[J];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4 李慷;农村人口流动与社区中心镇发展[J];人口与经济;1990年06期

5 刘洪;农村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宏管理[J];人口与经济;1990年06期

6 伊力奇;社会文化变迁:海南黎族山地农村社区现代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7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J];社会学研究;1991年05期

8 邵峰;农村社区中宗族势力再度兴起的原因、影响与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9 李海涛,郭生建;关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演变趋势的几个问题[J];中州学刊;1992年04期

10 彭希哲,戴星翼;农村社区与农村人口控制[J];人口研究;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帆;滕卫平;单忠艳;王占乙;金迎;关海霞;滕晓春;高天舒;王微波;史晓光;佟雅洁;;不同碘摄入量农村社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对比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滕晓春;滕卫平;王海学;宋绍全;单忠艳;金迎;关海霞;杨帆;高天舒;王微波;史晓光;佟雅洁;陈威;;辽宁省未实行普遍食盐碘化的农村社区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景民;;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张波;刘兰;王志忠;;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模式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申翔;;建设农村社区的规划学思考[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闫琳;;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规划方法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赖书扬;;残疾人农村社区康复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鹏;;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规划研究的空间尺度[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鹤鹏;美国农村社区开发特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记者 李振海 通讯员 卢金祥 牛金峰;新思维辟出农村社区医疗服务新道路[N];河北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郑贺;京郊农业走上专业合作之路[N];科学时报;2000年

4 王珍 黄海军;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N];中国税务报;2001年

5 省民政厅厅长 钟健华;加大社区建设力度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N];江西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刘辉 许娓;红土地上的新探索[N];中国社会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刘辉 许娓;红土地上的新探索[N];中国社会报;2001年

8 孙艳红;“村治”与“村民自治”的区别[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赵红征;确立农村卫生发展多种模式[N];健康报;2002年

10 都昌县民政局 周裔开 肖伍祥 万以丰;开拓农村社区建设新天地[N];中国社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雷;不完全产权的经济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崇巍;长期慢性碘过量对缺磺甲状腺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卉;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廷正;喀斯特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丹丹;旅游开发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研究——以石林旅游区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长江;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海燕;徽州农村社区教育与教育价值观研究——以安徽省绩溪县井村、汪村为例[D];安徽大学;2003年

7 李磊;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冯瑛;湖北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滕晓春;辽宁省未实行普遍食盐碘化的农村社区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黄炜华;论农村社区集体产权[D];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88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88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