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教育现代化 切入点:指标体系 出处:《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指标作为教育现象数量的科学范畴,是指综合反映教育发展状况和进程、制定教育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数据指标。因此教育指标成为评价、比较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文章对国家层面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区域教育指标体系、教育公平、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专题指标体系以及国际教育指标体系四方面作了简要综述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Abstract]:As the scientific category of the number of educational phenomena, educational indicators refer to the data indicators that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status and proces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formulat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pla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dex system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ducation, and the equ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four aspects of educ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ex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ollow-up research.
【作者单位】:
【基金】:广州市教育局重大科研项目“广州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05*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平,周金燕;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徐玲;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3 殷革兰;浅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4 杨明;中国教育离现代化目标有多远[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8期
5 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08期
6 谭晓玉;关于上海市基础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3期
7 孙艳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张勇格;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9 李健宁,潘苏东;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设置的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1期
10 但昭彬,李炎芳;关于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波,廖红丰;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3 徐佩印;走进WTO,必须打造创新教育[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陈清辉;;论福建船政学堂与福建教育的近代化[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5 曹德超,金晔;中国渔业的发展与水产研究生教育的需求[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6期
6 程雁雷;廖伟伟;;教师权利义务体系的重构——以教师法律地位为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赵有军;未来教育的个性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肖玉兰;;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持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张宝明,张宝昆;中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有多大[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10 张继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雨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卫东;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联邦高等教育战略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艳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演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太構;当代中国教育现代性核心因素研究——一种发展教育学的视角[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岩;福建省南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喻穹;反思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连;贫困地区中等教育现代化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中心[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敬文正;桂林市市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黎小敏;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柳颖;县域教育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殷革兰;浅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2 杨明;中国教育离现代化目标有多远[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8期
3 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08期
4 楚江亭;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5 彭美云;我国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基本结构模式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2年06期
6 楚江亭;关于构建我国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洲;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及教育现代化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2 ;特别关注——教育现代化:宁波行动计划[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3 任玉岭;;六问教育现代化[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7期
4 ;坚持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J];红旗文稿;2011年13期
5 张磊;;1958年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6 邬良峰;;迈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第一步[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12期
7 陈国良;;理念·体系·治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与标志[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8 ;“生活教育现代化”论坛启事[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9 白恩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6期
10 李娟;;后现代:教育现代化前进的方向[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有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标体系建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滕大春;;研究教育史有助于促成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杜育红;卢珂;;论教育投资项目的监测与评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向军;;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与构建[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范艳玲;;构建以效率为主导的学校评价[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马国贤;刘国永;;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学迅;何复伦;郭华;刘迎春;;云南省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阎立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使命[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 扬;谨防教育现代化“看起来很美”[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吴越;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有“形”,,更要有“神”[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苏军;二○一○年实现教育现代化[N];文汇报;2004年
4 本栏撰稿:新华社记者 刘丹 刘军;周济: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三个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刘丽 赵小平 房超平;南山: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N];南方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丽 通讯员 房超平 赵小平;深圳南山:广东教育现代化先进区[N];南方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万红金 通讯员 房超平 赵小平;“南山经验”引领深圳教育现代化[N];深圳商报;2008年
8 记者 王剑锋 通讯员 赵小平;南山接受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记者 张增祥;云龙区年内实现老城区教育现代化[N];徐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敏 马萌 通讯员 石群立;提升软实力 推进教育现代化[N];徐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彬;政府教育绩效预算:理论模型、经验借鉴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4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卢旭;教育的现代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清祥;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明;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2 孙桂丽;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齐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仕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馨;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香玉;国际ICT教育应用有效性指标研究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飞生;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玉石;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石秀英;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9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9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