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
本文选题:学校变革 切入点:制度分析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教育改革必须在学校教育的层级加以落实,特别是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才能完成其具体的改革理想。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将集中在学校层级的变革,尤其是中小学校的变革,因此,本文系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校的变革作为研究内容。而制度作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行为的引导与规约力量,必然对学校教育状况及学校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制度视角分析学校变革,就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社会规范对学校变革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中观层面上通过对学校内部行为规范的剖析,去透视现实中的学校变革情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学校变革,并致力于以制度创新促进学校的深层次变革。就此,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进行探索。 变革不是一种时髦的话语,而是需要极大勇气、冒很大风险而其结果并不能预期的行动,因此,学校在进行变革前必须清楚自己面临的情势:当前的变革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变)、学校中哪些地方必须改变(变什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变革方式(怎么变)。无论是对变革原因的分析,抑或是对变革内容的确定、对变革途径的探询,我们都可以在其中发现制度的踪迹。由社会制度变迁引起的社会转型,是引发学校变革的本土性因素;当前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对学校中人的压制是学校变革的重要动因;而学校的自主性变革,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一定的教育制度明确政府与学校各自的权限与责任,需要一定的学校内部制度来营造学校的变革气氛,引领学校的变革行为。 对制度的理解,不能仅从技术层面进行,认为它只是一些约束行为的规则条例。制度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以明确的书面形式被确定,非正式制度则以风俗、惯例、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人们施加影响。从制度的生成过程来看,制度的动态发展基本上遵循着从个人的习惯到群体的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非正式规则到正式规则这样一条路线。正式制度必须嵌入于非正式制度之中,也即正式制度必须有足够的社会认同度,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对制度的研究不能仅从显性的、正式的制度入手,还需要对隐性的、非正式的制度加以考察。所以,本文的制度环境,不仅包括社会的基本制度规范,如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而且包括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学校的内部制度,也由正式的规章制度与无形的非正式制度组成。 无论正式制度抑或非正式制度,所表达的都是对行为的引导与规约,制度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组织或社会改变的先导,因为制度的改变也就意味着行动的改变,进而引起组织或社会的变化。因此,以学校制度创新为切入点,以良好制度环境的熏染,以内部制度安排的直接影响,来促进学校中人员行为的改变,进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变革,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学校,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变革路径。 在近二十多年的改革中,我国的学校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有了较大改观,社会的法制化、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人们的民主、法制、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学校注重制度建设,逐渐较多地使用制度的力量而不是人为的行政手段来治理学校。这二十几年的学校制度变迁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外部公共权力架构的改变促进了学校变革方式的改变,学校内部的制度建设促进了整个学校氛围的提升。但当前的学校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学校深层次变革的瓶颈。如何进一步地改造、创新现有的学校制度,把学校制度从学校变革的制约力量转变为促进力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然而,制度创新并非设置几条新制度,它涉及的是利益格局的改变,是已成为信念的观念、已成为习惯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的改变,因此,制度创新并非易事。 抨击教育体制弊端以及批评制度化教育的文章都很常见。但是,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社会,无制度或者去制度所导致的情况更难以想象。我们必须承认教育与学校的变革仍然需要制度的保障,而我们当前所需要做的是,扫除学校变革之路上的一些制度障碍,创造适宜于学校变革的制度环境,并以学校内部制度创新促进学校文化的变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如军;;华盛顿·杰斐逊学院教师评价系统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4期
2 孙翠香;范国睿;;学校变革成本分析——以政府主导型变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士杰;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慧英;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云星;学校变革中的冲突与观念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娜;基于专业诊断的学校管理变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广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晓静;学校文化变革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艳;我国转制学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沈乐;中学校规实施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支慧;新制度主义视野下学校委托管理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静文;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武欣;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9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9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