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本文选题:主体性 切入点:人的现代化 出处:《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总是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社会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社会主体的现代化,社会主体的现代化创造着社会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不是自发成长起来的,他需要依靠现代化的教育。在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通过分析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和属性,以及现代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说明了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独立的贡献,并提出了实现现代教育的基本途径。
[Abstract]:Man is the main body of society and the subjec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Social modernization is always realized through human activities. To some extent, social modernization depends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subject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society crea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ociety. The modernized man does not grow spontaneously. He needs modern education. Among th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 Education is the leading factor. By analyzing the essence and attribute of human modernization and the role of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modernization, it is shown that education has a direct and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 to human moderniz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moder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卫伟;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朱建成;论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3 胡平;高等教育与人的现代化[J];黑河学刊;2004年06期
4 陈立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现代化刍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李泳梅;;人的现代化:意义和特征——兼论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6 李建刚;;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教育[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大建;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之魂[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贵松;论中国违宪审查机构之设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1期
2 公丕祥;东方社会主义的法律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3 阮传胜;论现行刑法对《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贿赂范围规定的接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廷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大研讨的基本分歧与理论思考[J];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5 阮传胜;;论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应对——以国际刑法的国内化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6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洛汶;;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5 陆仁权;;重温陈云党员权利理论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中国;;论陈云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7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秉乾;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赵应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文;论毛泽东的党际关系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2 陈云;论马克思个人理论及中国当代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晓妹;试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原婷;冷战后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局限及面临的挑战[D];青岛大学;2006年
5 袁纲;腐败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甘儒新;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新疆大学;2004年
7 董军明;建国以来毛泽东关于教条主义、修正主义问题之认识轨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旗;转型期中的博弈[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烽;市场经济、现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J];学术季刊;2001年01期
2 王胄;“人的现代化”研究述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国外课堂教学改革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2 刘承q;;教学观的确立及其落实[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3 张义泉;;论课堂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4 张海燕;;搬开科学学生观之路上的绊脚石[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5 申晓佳;;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2011年21期
6 周健敏;;从“占有”走向“生成”——论课堂生活的品质转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7 王爱菊;;教学冲突的类型学考察[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8 董耀棠;;探究自主教育途径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2期
9 张文虎;雷振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反思视角[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杨英;;我国农村教师权威问题及其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建军;;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谢水芬;;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辩证观 兼论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潘洁媚;;探索与研究主体性学习的网络型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白先同;郭志峰;;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黄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高速通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石伏平;张新蕾;;道德与心理的整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成功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陈学明;;试论青少年德育中的主体性缺失[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10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锡山市华庄高级中学 王惠东;“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世珍;戒浮躁 弃肤浅 善学习 求真知[N];天津日报;2009年
3 刘炳学 何春华;主体性·效益性·艺术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吴桂荣;尊重学生自由出发的自由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余跃明;让课堂“活而不乱”[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东北师范大学 潘永兴;教育中的激励: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N];光明日报;2010年
7 陈伟民;人民大道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曹中原;奇妙的角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曹中原;奇妙的角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梁惠红;抓住“五性”开展谈心工作[N];钦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7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巧玲;主体性开放式动态系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劲;论人的主体性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郝中超;对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价值的分析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国雄;“慎独”德育意义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炳志;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海蓉;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3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0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