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激励与发展——从我校的论文撰写激励机制谈起

发布时间:2018-04-03 12:18

  本文选题:发展 切入点:论文撰写 出处:《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10期


【摘要】:现根据阳江市卫生学校1994年以来的论文撰写情况,认真分析教职工的相关心理和学校激励机制的运用,指出只有以人为本,鼓励民主参与,激发潜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个人发展,实现学校及个人的双赢。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of papers in Yangjiang Health School since 199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psychology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hool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points out that only people-oriented, encouraging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stimulating potential,Only then can we promot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individual.
【作者单位】: 阳江市卫生学校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惠利;从自我反思实践看教师的专业发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 刘小流,匡杰琴;教师专业成熟的利器:反思批判教学[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洪飞;;教育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J];教育革新;2004年03期

4 尚国营;;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的素质欠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8期

5 余新武;方彦;;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开发——以《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为案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何声钟;;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历程与目标取向[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张成恩;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反思实践[J];教育探索;2005年09期

8 武玉强;李健;;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汤玫英;;论构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及途径[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10 徐元治;;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惠利;我国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问题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少珍;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凌爱霞;面向新课程的中学化学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忠平;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春梅;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教研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俏纨;促进教师专业阶段化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旭;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亚玮;幼儿园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亦青;关于兰州市红古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艳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广高;;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改善[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徐立峰;;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0期

3 马国华;;从心理契约角度探讨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J];才智;2011年18期

4 张炜静;;员工持股制度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5 关小燕;;我国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探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倩;;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J];才智;2011年23期

7 解连枝;;论加强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孙萃玉;;关于高职教育的几点思索[J];才智;2011年16期

9 王秋石;;金融衍生产品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翠波;;翻译研究的发展回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小平;;完善激励机制 促进科研水平的大发展[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2 贾朝光;李小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袁光生;;高校学报在改革和发展中要实现“三个转变”[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4 张雪;;引龙河农场跨区作业的发展与制约因素[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彭仲文;;邵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贾洛川;;试论我国未成年劳教人员矫正制度的特色及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岑万岭;宋艾江;;煤炭企业危机管理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怡婉;;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仕红;宋小娥;;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回眸与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军;;湖南发展绿色食品初探[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桑胜文 通讯员 宋大勇;十一局集团用激励机制提高机关服务水平[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2 山东省高密市第二中学 李晓红;激励机制要科学更要艺术[N];学知报;2010年

3 张家港工商局 马海兵;浅谈基层工商队伍激励机制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0年

4 宁贤波 记者 刘尧;我市推行安全生产奖罚激励机制[N];巢湖日报;2011年

5 贺尔祥;兴义建计生激励机制促“双降”[N];黔西南日报;2011年

6 ;谭建国建议建立教师支教激励机制[N];山西政协报;2011年

7 通讯员 张常宝 刘宏宇;双辽市实施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素质提升[N];四平日报;2009年

8 马伟 张志博;旬邑四项激励机制促目标责任落实[N];咸阳日报;2009年

9 王安宇;激励机制的创新[N];秦皇岛日报;2009年

10 山西建筑工程总公司 苏保成;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思考[N];山西党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葛文光;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中连;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郝天军;社会资本对医院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超;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探索[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2 孙红梅;论我国法治政府视野下公务员制度的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关元元;北京建工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的现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4 周连广;股票期权激励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梁柏清;佛山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曹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振辉;华盛顿与美国宪政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9 李真真;主题公园的策划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张明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5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05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0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