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3:48

  本文选题:社会支持 切入点:自我评价(心理学)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的关系,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西南大学新生460名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试的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高、低社会支持获得者在自我价值感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3个分量表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elf-worth of freshmen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Methods A total of 460 freshmen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Youth self-worth scale.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social suppor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freshme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elf-worth level,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worth level between the recipients with low social support.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had a significant regression effect on the three subscales of self-worth.Conclusion the social support level of freshmen has a good predictive effect on self-wort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项目(编号:491-411012)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编号:04-GJ-090)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3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2 万黎;论自尊与健全人格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苑凌;谢朝晖;;自尊心理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5 安芹;外向性与快乐感相关变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6 刘芳娥;王安辉;刘利兵;杨业兵;;某军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人格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3期

7 翁洁;林晓静;黄文兰;李乐琴;王东宇;;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8 柳春香;凌辉;;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3期

9 陈有国;谢钰涵;;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2期

10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莉;青少年道德自我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兴美丹;西安与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燕;高中生积极情绪调查及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薛秀芬;职专生成就归因特点研究及教育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彦;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旗;初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价值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超;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轶;农村0~3岁儿童母亲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清;沿海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耘,,董奇,刘桂珍;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2 崔丽娟,李虹;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3 张卫东,林喜红;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利用度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4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倩;;大专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3 路红;郑志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4 曾红;黎光明;温海英;黄文庚;;大学生隐性逃课与人格特征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5 王立金;;医学院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陈君;;刍议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雨桐;牛宙;彭建国;;灾后半年重灾区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牟宏玮;陈旭;;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凤兰;郑晓边;;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晓莉;邹泓;李一茗;;初中生不同亲子信任类型的家庭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邵华;;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侯志瑾;林崇德;邹泓;;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周守珍;朱明军;;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芷若;刘杨;方晓义;;北京市中小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军生;王登峰;;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人格特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芬;高中生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姚新华;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锋;大学生自尊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杨;北京市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肖静芬;湖南地区中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新科;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特点及其与应对效能、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娇丽;英山县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亲子沟通、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牟宏玮;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0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10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