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8:15

  本文选题:问题学生 + 自我概念量表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9期


【摘要】:本研究以初一至初三年级197名问题学生和136名普通学生为对象,对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除初三学生外一般比普通学生低,这与普通学生的自我概念在初三显著降低有关;(2)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或年龄差异,而普通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和年龄效应;(3)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与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而问题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学生;(4)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可以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提示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是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Abstract]:In this study, 197 problem students and 136 ordinary students in Grade 1 to Grade 3 were studied on their self-concept and related facto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lf-concept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wa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students except for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or age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self-concept of the ordinary students in the third grade.However, the average students' self-concept showed obvious grade difference and age effect.) the stress caused by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elf-concept.The negative life event stress intensity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students.) the self-concept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elf-concep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problem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010340)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民洁,李宝林;工读学校学生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2期

2 杨宏飞;301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3 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9期

4 杨福义,张福娟,江琴娣;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5 江琴娣,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6 白春玉,张迪,张永梅,李宏革,李弘,王泰,宋秀娟,李俭,王江萍;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1999年05期

7 李艳红;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廖凤林,邵金;中学生自我概念与SCL-90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9 王振其,程斌;自我概念在亲社会行为形成中的作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姚计海,屈智勇,井卫英;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祚山;张涛;;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薛予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3 罗明亮;论家庭因素对一体化大专成就动机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肖鸣政;能绩人才观的人力资源开发学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肖鸣政;;党政领导人才评价标准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郑宁;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看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曾耀农;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张楚廷;全面发展实质即个性发展——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9 庞丽娟,胡娟;论社会化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张骞;张大均;江琦;;重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特点[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箴;;虚拟人社会性非言语情绪交互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关成雪;张春晖;王妍;;我国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性格特征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史彩娥;张安让;苗维进;;自我设障倾向的形成与矫正[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关明杰;徐能义;李香兰;;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汉民;;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志伟;面向用户意图的智能人机交互[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2 陶云;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有或无配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马蕾;企业组织惯域理论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慧;中学生物观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静;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立;皮亚杰、维果茨基对建构学习观的贡献[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峻;初中学生场认知方式特点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卓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英成;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菲,毛华,唐艳,艾琳,石学英;职业、文化对老年幸福度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2 李艳红;学习不良儿童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余毅震,胡虞志,王玉玲,尹玉娥;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2期

5 王民洁,李宝林;工读学校学生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2期

6 陈容,周丽,白春玉;工读学校学生智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1998年06期

7 白春玉,张迪,张永梅,李宏革,李弘,王泰,宋秀娟,李俭,王江萍;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1999年05期

8 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3期

9 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10 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渝生;;物理教学如何培养自学能力[J];四川教育;1980年09期

2 郑_g文;《一件小事》教学激疑[J];江西教育;1981年09期

3 胡俊松;;漫谈提问[J];人民教育;1982年08期

4 王学观;略谈历史课的教学方法[J];江苏教育;1983年22期

5 张媛;;小学英语情景教学四例[J];天津教育;1983年07期

6 刘延义;;利用已知 启发引导[J];天津教育;1983年07期

7 于兰英;;抓好“一图一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1983年04期

8 吴荣宝;;排列组合中的几类数字问题[J];数学教学通讯;1984年02期

9 谢雪珠;;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J];江苏教育;1984年03期

10 吴荣宝;;逻辑分类与数学讨论[J];中学数学;198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健;;浮力中液面高度变化问题的一种解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陈沁怡;;台湾地区职校学生自我概念之因素结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周朝英;沈鹤军;;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旦凤;;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姚静薇;;试论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功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程本洪;;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8 王丽;;重视心理健康 让学生快乐成长[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9 孙印;;浅析对学源性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宗瑜;;对于心理孤儿现象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少群 肖寒;关注工读学校[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小渔;英国小学的“情感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蔡继乐;孩子难教,一个还将继续的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刘华蓉;师生、生生,看似简单的关系不简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红袖;如何让问题学生突破缺点[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陈叶华(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中心小学);钓大鱼的启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魏颖烨;儿童片何愁掌声不起[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星岛;香港一教师遇袭向校方索赔[N];法制日报;2002年

9 张栋;网络时代警惕问题学生[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无锡市旅游职业学校 陆定嵩;关于人际关系问题学生教育之我见[N];华东旅游报;2002年



本文编号:1737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37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