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的现状分析和政策选择
本文选题:中国 + 教育产品 ;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摘要】:教育部门主要提供个人和社会所需要的教育产品。教育产品的提供方式是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决策中的核心问题。教育产品的基本属性表现为效用上的可分割性、消费上的竞争性、受益上的排他性、正外部性、公益性,政府资助是促使教育产品供应最优化的重要条件。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具有公益性的私人产品,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上是私人产品。当前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的基本格局为义务教育产品以政府生产和提供为主,市场生产和提供的范围很有限;非义务教育产品虽然主要依托政府生产和提供,但近期市场生产和提供的份额越来越大。今后我国教育产品提供应当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和学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政府应成为公办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民办学校的支持者;市场提供社会所需的数量有限的赢利性产品和较大量的非赢利性产品;中介组织更多更好地参与产品生产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采用科学、规范、高效的运作方式提供数量足、质量高、社会所需的各类教育产品。
[Abstract]:The education sector provides educational products that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need.The way to provide educational products is the core problem 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decision.The basic attributes of educational products are the separability of utility, the competition of consumption, the exclusiveness of benefit, the positive externality, the public welfare, and the government subsidy are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to optimize the supply of educational products.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 public product,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are private products with public welfar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are basically private products.At present, the basic pattern of providing educational products in our country is that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ducts are mainly produced and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cope of market production and provision is very limited. Although non-compulsory education products are mainly produced and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But the market has been growing in production and supply in the recent past.In the future, the provision of educational products in our country should form a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market, society and school which are interrelated and restrict each other.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the organizer, manager and supporter of the private school, and the market should provide the society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profit-making products and a large number of not-for-profit products.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e more and better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system. Schools at all levels actively adopt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methods to provide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products that are sufficient in quantity, high in quality and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06CGJY03Z)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明;;论高等教育中政府调节的职能定位与调节失灵现象[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明;论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及其矫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杨明;从高校与企业的似与不似看高校组织的性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莹;;安徽发展林业产业经济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方青;农村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雷晓康,贾明德;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管制及其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屈晓婷;李效东;;经济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林建华;论“修正组合型”的自由主义——兼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特点[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7 贾辉艳;;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与恰当选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阙海宝,李曦,顾美玲;教育券: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10 高政利;论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春阳;;西方内部新闻自由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贾云鹏;刘青秀;;论我国的教育市场分割[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一涛;;教育与公共产品——对一种错误观点的澄清[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新;;市场经济——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金岚;;由供需均衡理论看住宅市场的发展——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宝洪;基于乡镇财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赵忠良;公共支出效应分析及我国相关制度安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陈小平;财政合理规模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5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马永平;土地权利与登记制度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10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湛忠灿;我国涉农税收制度及其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朱丽春;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冉;规范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李明镇;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蔡珍贵;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引资行为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2年
6 戴国斌;对民营企业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聂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产权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肖小凤;中国的过渡会计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陈光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10 陈昭;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选择[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明;论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及其矫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启明;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最近在京召开座谈会[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2 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张义渔,李飞;刘少奇同志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华定谟;林彪、“四人帮”的发迹是偶然的吗?[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5 吴贵芳;近代上海的“十里洋场”篇[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6 范瑾;英国豪瓦教授谈上海经济的发展[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谢俊美;上海历史上人口的变迁[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8 ;日本学术机构概况[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9 忻中;弘法大师与日本佛教[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10 卢大中;“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口号应该摒弃[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吉;杨经绥;;中国镁铁-超镁铁岩组合及研究方向雏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张旗;杨经绥;邵济安;姚玉鹏;李锦轶;;关于中国蛇绿岩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润进;徐坤;刘鹏起;;中国果树菌根的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4 朱世东;;安徽省野生蔬菜资源考察[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5 侯喜林;曹寿椿;;我国蔬菜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7 王懋基;蔡鑫;涂承林;;中国重力勘探的发展与展望[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8 吴慧山;谈成龙;;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若干新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9 李舟波;楚泽涵;;中国测井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向[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10 谭廷栋;;中国石油测井学科的发展及展望[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宿州分行 朱甜明;教育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亮点[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董文;ELP产业大有可为[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陈建翔;教育学是怎样变成美学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符德新;谁在炒作“天才儿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张晓明;文化遗产数字化: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宋贤钧;一个教师眼中的ACCP[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7 李玉英;软件培训也连锁[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刘志毅;教育产业化是加入WTO后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N];市场报;2002年
9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 刘志毅;加入WTO后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N];经济参考报;2003年
10 上海大学 李向平;“灵魂”深处爆发革命[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莉;中国长足虻亚科系统分类研究(双翅目:长足虻科)[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戴仁怀;中国殃叶蝉亚科区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英杰;中国苹果产业经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10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峰;我国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耿秋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春枫;中国虹溪蛉属、离溪蛉属和异溪蛉属的分类研究(脉翅目:溪蛉科)[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戴霖;几种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江苏的风险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6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鹏;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新昌;战争与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四平;论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5年
10 罗传龙;冷战后中美日关系框架下的台湾问题[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5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