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场: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
本文选题:教育政策研究 + 两种文化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摘要】:教育政策问题不只关乎研究者和决策者,它也涉及各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流行于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两种文化”说虽有助于协调决策者与研究者的立场,却也忽略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隐含着政策研究只有直接指向教育决策者这一利用路径的判断。“两种文化”说依循的是一种实证论假设,其强调社会现实的客观性,认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有资格、有能力设计教育政策;而社会批判论和社会建构论则否定了实证论假设,表达了与政策设计观相反的政策建构观。从政策利益相关者介入政策问题的权利和建构性的思维出发,教育政策研究需要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确立第三种立场。而要达致这一目的,既有赖于教育政策研究自身的调整,也需要外部因素的支持。
[Abstract]:The issue of education policy concerns not only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but also the interests of policy stakeholders. Therefore, the "two cultures" theory, which is popular in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helps to coordinate the positions of decision makers and researchers, but also ignores the legitimac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stakeholders in policy issues. Implicit policy research can only directly point to the use of the path of educational decision makers. The theory of "two cultures" is based on an empirical hypothesis, which emphasizes the objectivity of social reality and holds that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are qualified and able to design educational policies, while social critic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negate the hypothesis of positivism. It expresses the view of policy construction contrary to the view of policy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stakeholders' right to intervene in policy issues and constructive thinking,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should be oriented to policy stakeholders and establish a third posi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adjust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itself, but also on the support of external factor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振国;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决策者[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雪;论校长教育政策体验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邓友超;考试理性:教育现场背后的无形之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林丹;教育政策失真的假象与真相[J];教学与管理;2004年16期
4 曾锡环;跨学科研究与政策科学的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张乐天;论院校政策与院校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骆建建;;试论利益群体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8 巫俏冰;社会政策研究的过程视角——以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9 王鉴;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洪生;教育选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强;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3年
2 陈建俞;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那森巴雅尔;阿巴嘎旗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冯洁;中国林业政策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7 蒋小丰;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二十年(1985~2004)[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剑兴;院校政策运行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庆玲;完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万云;环境政策与地方环境资源立法的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振国;发展我国教育产业的观念创新与政策创新[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础及途径[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2 钱小龙;汪霞;;试论复杂性教育理论的脉络结构和意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3 南华;;适应与创生:国际教育视阈下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袁瑜;中国现代教育呼唤蔡元培[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贾巍邋杨晓宏;为远程教育发展烙上文化印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熊克寒;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蒙;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4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8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