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远程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关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2 06:12

  本文选题:远程合作学习 + 探究性学习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8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远程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互动教学的有效方法。远程合作学习的开放性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教学相长。本文从论述教师和学生在远程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出发,分析了远程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远程合作学习的质量。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ista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interactive teaching based on network. The openness of dista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re equal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dista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dista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ta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作者单位】: 中央电化教育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分类号】:G4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超;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与原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梁玮;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3 刘盈;开放办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问题[J];成人教育;2004年12期

4 黄荣怀,曹原;试论当前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5 郭文斌;;高师生网络教程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张庆秀,王跃生,韩清献;网络课程交互特性分析与利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林雪芬;影响网络化学习适应性的环境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8 王迎;安玉洁;黄荣怀;;运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t$;;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艾修永;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J];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光杰;基于网格环境的远程学习管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玉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交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立勇;网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樊春运;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原理及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凤艳;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对不同知识目标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和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易雪梅;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余倩;基于校园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的群体性学习行为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园园;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支持策略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海燕;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秋前;夏惠贤;;论美国的标准化考试[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04期

2 刘继和,李桢;日本高中新课程《化学IB》的显著特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5年06期

3 廖峰香;论远程教材电脑化及其相关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4 邱化明;注重“讨论”引导探究——浅议初中 化学课堂“讨论”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J];湖北教育(教学版);1998年11期

5 张廷凯;新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现代化[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7期

6 ;勤奋·上进·朴素·求真——上海市七一中学简介[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8期

7 郭元林;张金英的“范例——探究——实践”教学模式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6期

8 王秉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9 林乐千,苏文木;论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俞冬伟;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指导[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漫红;;让心理教育跟上教改的步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付青玲;;浅论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琪;;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终身发展[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姚英华;;探究中学做小茶人[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5 曹建勋;;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尝试[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永卿;;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7 虞志高;;呼唤智慧教学[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8 黄立志;;适应新课程 走进科学课——浅谈初中理、化、生、地教师的角色转变[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方新时;;探究性学习的好材料——光的散射与丁达尔效应[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蔚东英;;论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材中的体现——以北师大版中学地理教材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亦菲;探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苟渊 周君;北碚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N];重庆日报;2001年

5 浙江大学 顾建民;美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N];科学时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新课程挑战教师阅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 学术委员会;解析教育资源库(上)[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赵正元 李建平;学会探究 学会创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为何踩不上点儿?[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辉;数学教师的数学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萍;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波;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冰;中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亓英丽;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庞静;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性教学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春梅;研究性学习对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要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芳;化学课程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丙香;基于问题解决的化学学习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奇杰;学生物理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其教学策略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白景曦;初二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85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85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