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灰色区间关联理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01 13:08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 + 层次分析法 ; 参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3期


【摘要】: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特征和水平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信息化各要素的动态性、灰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用灰色区间数表示信息化指标的概念,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区间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灰色区间关联评价模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evel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dynamic, grey and uncertainty of each ele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he concept of using grey interval number to represent information index is put forwar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grey interval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the grey interval correlation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level is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刘喜华,胡宁;投资方案多属性决策组合评价法研究[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罗党,刘思峰;灰色多指标风险型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云;冯卫;王亮;朱峰;;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朱云鹃;;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优选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刘朋;王启帆;孙敬敏;刘文博;;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在西安市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4 胡斌;;企业生态系统组建中的伙伴选择[J];商业研究;2009年09期

5 张伟祥;;对大学信息化教育问题的思考[J];才智;2010年29期

6 申锦标;吕跃进;;一种基于向量贴近度的组合赋权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浩;张晓婷;;灰关联分析在评估投标公司综合实力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俊娟;王炜;程琳;;基于TOPSIS和隶属函数的灰数决策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9 樊治平,尤天慧,张尧;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10 陈侠;樊治平;陈岩;;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专家群体判断一致性[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磊;张媛媛;袁筠;;草原区露天矿生态复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卫红;刘永亮;许炎义;;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童文勇;;加福电站导叶两段关闭优化[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美娟;陈国宏;林元庆;;基于漂移度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黄良辉;陈常青;赵婷;;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思想的评价结果组合模型[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文坤;;基于熵权和理想解权集成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文坤;;基于离差二次函数的不确定型多属性灰色关联决策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9 徐晖;;我国寿险增长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晖;;我国寿险增长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关叶青;基于序列算子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徐菱涓;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李为相;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崔杰;灰色不确定系统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宋捷;灰色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陈岩;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春兰;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中义;高等教育信息化用户满意度主成分分析与评价[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韩怡;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丽娜;广州地铁建工钢材采购模式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英艺;基于信息不确定性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郁利花;组合评价的集成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奚天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云霞;鲁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宇;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治平;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1994年01期

2 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4 彭勇行;国际投资环境的组合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合香;陆莎;;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4期

2 王有远;艾小伟;;基于灰色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及系统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刘慧芳;杨晓明;;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4 孙德梅;王莉;;基于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年05期

5 孙德梅;杨奋;;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6 周延年;朱怡安;;基于组合权重的嵌入式计算机综合性能灰色关联评价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罗绍伟;;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的学科馆员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现代情报;2009年08期

8 周晓;赵海燕;廖小健;郝大为;;基于多层次熵权的自行高炮机动能力综合评估[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3期

9 齐春泽;代文锋;;高校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0年22期

10 韩靖;邓尚民;刘文云;;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建立与指标权重的计算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凌鸿;林杰;崔永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设计[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7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曾安军;方逵;;系统工程方法在MIS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王军波;;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航标社会效益[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静电涂油机产品设计方案[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8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技术灾害的致灾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许洁;转轨期中国电力产业规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李勇;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其测评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4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秀铜;改进低温下泄水不利影响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及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扬;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禹;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综合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朱辉;输变电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评价[D];重庆大学;2007年

3 陈娜;高校校园网络安全评价分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汶静;基于熵权AHP法的企业价值组合评估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5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晓芬;江西高职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志会;电能计量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9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29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