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女性主义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本文选题:后现代女性主义 + 课程 ; 参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摘要】:女性主义运动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三次高潮。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三次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高潮中,教育仍然是女性主义特别关注的领域,其核心是关注两性平等和性别公平的教育,它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课程改革也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Abstract]:The feminist movement has experienced three climaxes since the 1830s. In the third post-modern feminist movement in the 1970s, education remained a particular area of concern to feminism, the core of which was education that focused on gender equality and gender equity.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also has a reference and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李霞;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J];江汉论坛;2001年02期
3 徐辉,章光洁;试析女性主义教育理论的分析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刘双;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知识观的反思[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倪志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意义评述[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陈月茹;陈英敏;;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21期
7 蒋道凤;;女性主义科学能存在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覃琮;李德;;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渊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覃琮;李德;;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述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柳星;;“双性同体”:性别二元对立的消解——《女勇士》的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银河(社会学家);女性权力的崛起[N];中国社会报;2002年
2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女性主义纵横谈[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吴玉军;当代美国价值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芳;“他者”的复苏[D];湘潭大学;2005年
2 高玉珍;后现代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2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