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主义的教育公正观
本文选题:社群主义 + 自由主义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摘要】:作为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社群主义主张道德优先于权利,倡导基于道德的正义,淡化单子式个人的权利,增强社群的共同利益。它批判自由主义教育公正的不平等,认为教育公正需要以仁爱和德性为前提,达成社群内部的公意,进而实现社群成员的平等。
[Abstract]:As a critique of liberalism, communitarianism advocates that morality takes precedence over rights, advocates justice based on morality, weakens the rights of single individuals and strengthens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communities. It criticizes the inequality of liberalism education justice, and holds that education justice needs the premise of benevolence and virtue to achieve the common will within the community, and then to realize the equal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霜梅,胡军;试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长明;和谐:一种新的正义视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燕平;张定贵;;乡村社群与社区和谐发展——对黔中屯堡村落J村的社群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D];山西大学;2007年
2 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6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刘亚;组织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榛;“民主主义对贵族阶级的胜利”——《父与子》简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庞振月;责己待人之道[J];江淮论坛;1980年01期
3 陆协新;托尔斯泰与“善于经营的农夫”——兼与倪蕊琴、唐海两同志商榷[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H.阿纳德 ,钱宝峰;美国科学家的科学和政治倾向[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5 K.普里斯特尔 ,关山;欧洲共产主义与多元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6 D.史密斯 ,常滔;评《意识形态和权力(对葛兰西<狱中札记>的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7 M.萨科维奇 ,徐渡 ,曾湘南;集体工作和集体决策[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8 李端严;汉译英增减词语问题的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孙斌 ,邵景均;论加强纪律建设的三个关系[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10 戴泉源;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评对“党内和平论”的批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景晖;李正风;;论反对个人主义[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2 黄海;;心中的明珠——追忆朱启祥政委[A];儒将风范[C];1995年
3 大卫·阿普特;郭纪;;发展的政治学的详细规划[A];社会变革比较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7年
4 朱宗震;;黄兴的政治理念和政治道德[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5 沈澄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A];灯塔颂——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五周年论文专辑[C];1996年
6 韦苇;;略论先秦儒道两家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7 ;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A];风正帆悬——党的作风问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8 金林祥;;日本的陶行知研究和生活教育运动及对我们的启示[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9 苏健全;;领导干部讲政治必须切实强化“四个观念”[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李燕;;论人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瑛;谈科技伦理[N];人民日报;2000年
2 范素;“政治哲学”是如何可能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万俊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天莳;《西方现代思想丛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康健;从国家伦理到社群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6 康健;从权利伦理到公益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N];科学时报;2001年
8 马宝和;反对自由主义[N];辽宁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彭国华 吴兴华;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段钢;以对话和交流来消弥人权观念差异[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2 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思想研究(1868-1945)[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6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忠超;无法走出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平;IMF的金融危机救援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姜宏;欧盟航运经济政策与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朱延东;日本海运政策的沿革与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王芬;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郑州大学;2001年
5 刘颖;论新教思想对自由主义形成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颖;论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尚绪芝;冷战初期美国自由主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管汉晖;试论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10 吴菊红;对英国早期女作家埃芙拉·贝恩作品中自由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30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3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