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5年学生超重和肥胖分布状况
本文选题:生长和发育 + 营养状况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5期
【摘要】:目的分析2005年安徽省7~22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学生营养过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对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安徽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城男、城女、乡男、乡女BMI均值随年龄呈上升趋势。7~9岁年龄组肥胖检出率最高,肥胖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城市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防治肥胖应该从小抓起,对城市和乡村、男生和女生应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保证青少年体格发育的同时做好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BMI),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f 22 year old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in 2005,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students' nutritional overnourish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BMI screening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data of 2005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urvey in Anhu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BMI of male, female, rural and rural wome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age. The prevalence rate of obesity was the highest in age group of 9 years old, and the trend of obesity showed a trend of low age. The prevalence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urban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students, and the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boy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irls. 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bes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an early 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oys and girl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prev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hile ensuring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基金】:安徽省2005年第2批重点科研项目(0502128)
【分类号】:G4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星一,季成叶,曹若湘,段佳丽;北京市中小学生1985~2000年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2 毕振旺,季成叶;山东省中小学生1985~2000年体质量指数及肥胖检出率趋势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9期
3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4 陈春明;对儿童肥胖问题的防治不可坐失良机[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永良;;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服用绿茶多酚配合运动对部分相关指标的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2 刘艳;杜长慧;苏应雄;张涛;;成都市中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3 娄晓民;周艳;陈姜;卢艳馨;李灼;席睿;;青春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及相关激素的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4 史祖民,潘晓群,戴月,袁宝君;江苏省青少年营养状况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5 周丹;;高校学生BMI分布特征的研究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雷瑛;赵元祥;;肥胖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SCL-90测试及其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郑晓瑛;宋新明;陈功;;论中国人口健康研究的优先领域[J];人口研究;2006年06期
8 梁学军;侯冬青;巩纯秀;曹冰燕;颜纯;;超体质量、肥胖及黑棘皮病与空腹指血血糖相关性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林红;路晴;;张路指数在本溪地区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5期
10 王小引;陈艳霞;郭学鹏;傅兰英;;综合减肥对超重和肥胖女学生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娄晓民;瘦素对青春期肥胖儿童能量代谢和性发育激素的影响及诱导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杨震;中国人超重及肥胖人群中SHP基因突变的遗传及临床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肖黎;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应用及肥胖儿童食欲调节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陈青云;学龄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检出率与诊断标准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彭莉;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中学生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张金梅;汾阳市中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现况调查分析和追踪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3 朱颖俐;吉林省监测人群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报告[D];吉林大学;2005年
4 韩秀英;国民体质监测数据逻辑检验方法的建立[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于淼;肥胖对13岁青春期女性少年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惠玲;15-17岁超重和肥胖男生骨发育和性发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翠青;1946-2005年太原市7-15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王超;大连学生皮褶厚度发育趋势及肥胖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9 孙莹;肥胖青少年认知功能心理学评定与额叶、海马代谢的磁共振波谱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10 芮溧;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学龄前儿童肥胖营养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与营养状况变化和改善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2 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龄青少年体重指数地域与人群分布差异的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05期
3 丁宗一;1986~1996年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年07期
4 陈春明;肥胖问题——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5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6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7 翟凤英,张李伟,王春荣,段佳丽,曹若湘,王惠君,张坚;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体重指数分类标准的血脂谱验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维民;;学生营养度体格指数测评新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9期
2 ;西部学生“小餐桌”聚焦[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1年05期
3 ;教育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J];老区建设;2011年07期
4 ;州市[J];创造;2011年06期
5 阎冰如;“黄豆行动”应该延伸[J];中小学管理;1995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方少瑛;李振波;陈成添;;广州市至灵学校140名学生营养状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马秀云;王历;王萍;谢晋;刘凤英;宗敦文;;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学生的营养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苏应雄;傅小鲁;叶庆临;张涛;刘艳;;成都市学生营养餐的发展与现状[A];200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4 李爱华;;乌鲁木齐市维汉族7~18岁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林;市城区学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N];广元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鹤;我省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堪忧[N];甘肃日报;2009年
3 张忠田;近视肥胖增多[N];健康报;2006年
4 记者姚颖盈;“免费午餐”还能吃得更“香”[N];柳州日报;2008年
5 采访记者 张龄峻;别让孩子成为学富五车的营养盲[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牛瑛瑛;家长渴望学生餐配备营养师[N];平顶山日报;2009年
7 刘德宝;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亟待改善[N];山西日报;2003年
8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 廖文科;抓好学生营养工作 增强青少年体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郑惊鸿;每天两毛八就能改善学生体能[N];农民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尚丽娟;学生餐里有多少“营养”[N];安阳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冰;铁缺乏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本文编号:1855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5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