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辅导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被辅导者 + 同伴交往 ; 参考:《职业时空》2007年17期
【摘要】:正一、同伴辅导的含义同伴辅导(peer tutoring,peer instruction)也可被称为同伴教学,同伴辅导,同辈教学等。关于同伴辅导,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出现在ERIC上:同伴教学或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
[Abstract]:First, the meaning of peer tutoring peer instruction can also be called peer teaching, peer tutoring, peer teaching, etc. With regard to peer coaching, currently widely accepted definitions appear on ERIC: peer teaching or mentoring is a process in which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通过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进行团结友爱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83年05期
2 曲新陵;用“大带小”的方式教育独生子女[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5年05期
3 赵恩隽;与人交往其乐融融[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5年08期
4 王正可;培养幼儿社会化的一个良好途径[J];幼儿教育;1987年07期
5 朱静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幼儿教育;1987年10期
6 谈亦文;我对幼儿群体的一点认识[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7年04期
7 ;我园对角色游戏开展的管理(续)[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年03期
8 葛守焕;教师的教育态度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1989年05期
9 陈景同;游戏是教师进入儿童生活的窗口[J];幼儿教育;1989年05期
10 刘守旗;;让孩子自由进入同伴世界[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克学;韩向明;;改进交往对小学生个性品质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靳淑红;宗桂萍;宗蕾;;浅析如何教幼儿学会分享(摘要)[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沛;杨玲;康廷虎;;两种类型家庭结构高中女生同伴交往行为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旭珊;娄秀红;;同伴关系与大学新生适应[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丽芳;;小议女生心理辅导中的体态语[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7 周宗奎;Robert Cohen;Hsueh Yeh;;中美儿童的尊重、喜欢和社会能力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孙晓莉;栾文娣;;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武建芬;韩春红;;同龄交往和混龄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红梅;苏彦捷;;青少年社会理解的发展和同伴接纳地位的改变[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利华;心理缺陷者的运动疗法[N];工人日报;2000年
2 ;心理障碍的运动疗法[N];云南日报;2000年
3 吴明;让体育锻炼健全心理[N];中药报;2000年
4 诚夫;心理缺陷的运动疗法[N];中国商报;2000年
5 鲁杰;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刘雪燕;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会意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7 朱民;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N];华夏时报;2001年
8 姚蓝;教孩子学会合作[N];江苏经济报;2001年
9 冷梅;鼓动孩子与同伴交往[N];市场报;2001年
10 顾瑾;体育锻炼可克服心理缺陷[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希斌;私立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生活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魏宏聚;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海钧;小学4年级儿童的同伴交往归因及归因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彩霞;被忽视型与矛盾型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明理;小学生应对同伴冲突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莉;初中女生受欺负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04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0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