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性教学”的误读——兼论赫尔巴特教学伦理思想

发布时间:2018-05-18 20:18

  本文选题:教育性教学 + 赫尔巴特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11期


【摘要】:长期以来,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概念被误读。常见的观点不是来自赫尔巴特,而是出自凯洛夫。这种误读不但窄化"教育性教学"概念,而且还遮蔽了赫尔巴特的教学伦理思想。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teaching has been misread. The common view is not from Helbart, but from Kailov. This misreading not only narrows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teaching", but also obscures Herbart's teaching ethic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本研究系2007—2008年度“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资助课题“教学作为德性实践:当代价值多元背景下的教学伦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伟;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刘加霞;成人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杜德栎;教学激励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新视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胡夏;语文单元教学与语感教学融合的观念与途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许书枝;;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沧桑;2005年06期

8 梁敬阳;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4期

9 朱永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浅论[J];高等理科教育;1998年02期

10 但武刚;论德育活动课的类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武兆林;;中学生伪个性化作文的现状及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徐永堂;;反思学生作业,弥补评价缺失[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汪小洋;王亚囡;;由序跋看叶圣陶先生对美育的贡献[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增编;侯怨水;;对高师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敖小兰;中国局处级干部领导能力及有关特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阳春;教育制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巨瑛梅;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演变及现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9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10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国来;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郝明君;农村科普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子仲;新时期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透视和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永珍;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会平;论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亚军;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爱君;阅读教学中的唤情理念与实施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法琨;;赫尔巴特教学论中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5期

2 章柳泉;;忆行知师在南京高师时的几件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3 滕纯;;漫谈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J];四川教育;1981年07期

4 张家祥;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哲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5 ;范例方式教学论[J];江西教育;1982年11期

6 李明德;;试论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2年05期

7 张法琨;皮亚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8 谢觉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9 段炼;穆一衡;;教育家介绍[J];小学教学研究;1983年02期

10 黄欣详;;杜威与福禄贝尔和赫尔巴特的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霍云丽;;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与接受[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霍云丽;;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与接受[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邹城市杏花村小学 解咏梅;浅谈优化学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毕德;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N];学习时报;2000年

3 姚克敏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N];甘肃日报;2001年

4 西北师大学报副编审教育学博士 王兆琼;教育学的“被占领”与教育学者的“强烈冲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叶澜;为了教育学科“明天”的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王 凯;仰之而弥高 钻之而愈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彭正梅;我们需要赫尔巴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圣华;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教育的思想支撑[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王兆t,

本文编号:1907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07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