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苏霍姆林斯基的课程资源观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18-05-18 20:40

  本文选题:苏霍姆林斯基 + 课程资源开发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7年24期


【摘要】:正“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关系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大大突破了传统教育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去思考实现课程目标可供利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目前,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广大教师正以无比的热情进行着课程资源开发
[Abstract]:Curriculum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rel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in the new round of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is new concept has greatly broken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which regards the textbook as the only curriculum resource, and makes people think about the various factors and conditions of realizing the curriculum goal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At present, the new curriculum is coming into the campus, and the teachers are develop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with incomparable enthusiasm.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建业;;我这样读苏霍姆林斯基[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2 于敏;;再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的一点感想[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3 沙培宁;一位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J];中小学管理;1999年05期

4 苏尚锋;;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视角及其理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6期

5 吕二妹;;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4期

6 孙孔懿;;一部架构恢宏的教育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文本梗概[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5期

7 戚妍;沈文雪;;浅析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J];才智;2011年20期

8 孙越;;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思想及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9 刘世民;苑大勇;;中国校本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及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陈新虎;;教育成功的起点——把心给孩子们[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续润华;;叶圣陶与苏霍姆林斯基主体性教学思想异同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天一;;马卡连柯与苏霍姆林斯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雷彦兴;;苏霍姆林斯基论听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黄晓玲;;试论陶行知的课程资源开发思想和现实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朱贤平;;假如我是校长(演讲稿)[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解小荣;;浅议信任教育[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闫学;唯有爱的星空永恒[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蒋建华;课程资源开发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鲍东明 苏令;苏霍姆林斯基情结联结两位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教育应走进孩子的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东;赏识是教师手里最奇妙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 闫学;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吴江市教育局教科室 张菊荣;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观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肖川;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曹华茹 谢玉坤;苏霍姆林斯基论减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4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苏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姚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竞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路希;苏霍姆林斯基农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7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07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