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民办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分析
本文选题:社会流动 + 无序流动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卫东;当今中小学教师权益问题:基于现实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罗教讲;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胜;崔忠洲;徐刚;赵建玲;;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聂慧敏;汪清;;借鉴孟子仁政思想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晶;解立;;论犯罪的认识与评价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杨青,许富宏;略论两晋之际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10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菊华;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录志;宋丙英;王丽;;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2 吴俊华;;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1年18期
3 周长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初探[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4 赖俊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8期
5 庄西真;;增加流动性 让人有奔头[J];职教论坛;2011年22期
6 崔新玲;梁进龙;;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杜昱忻;;农村民办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以四川省叙永县为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8 王建梁;陈瑶;;加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教师管理[J];中小学管理;1998年04期
10 张秀荣;贾德芳;;建国三十年中小学教师地位的嬗变——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进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昌树;潘建强;罗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夯实基础 转变职能 顺应潮流抓研训[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争创一流进校 全面实施教育基地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9 张国札;王沛;;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其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马娟;陈旭;;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合理的社会流动的标准[N];江西日报;2004年
2 张奋勤 胡思勇 周启红;社会流动释放“梯子”效应[N];湖北日报;2009年
3 刘声;中小学教师争夺硝烟正浓[N];市场报;2002年
4 任松筠 王虹;我省将统一招考中小学教师[N];新华日报;2009年
5 唐科莉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代际社会流动,仅仅是家庭的事吗[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仁姿;我市12名中小学教师升正高[N];宝鸡日报;2010年
7 ;社会流动——频率越快社会越有活力[N];中国社会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魏海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带来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李培林;社会流动与人们的梦[N];北京日报;2003年
10 记者 焦新;刘利民率团赴美出席教师职业国际峰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众;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梅宝;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增益的问卷编制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艳霞;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伟;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鲜良;我国中小学教师合法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庚顺;衡水市中小学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富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7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0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