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流动的考察——教育的视角
本文选题:农村 + 社会流动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摘要】: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乡土社会,家族村落文化构成了它的文化基础,人情、面子是这个熟人社会的地方通货;生产力发展引发的大规模农村社会流动从多方位改变了这种关系,产生了多重作用,也使教育在农村社会流动中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动力特征。
[Abstract]:The rural area of China was originally a local society, and the family village culture formed its cultural foundation. Human feelings and face are the local currency of this acquaintance society; the large-scale rural social mobility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has changed this relationship from many aspects. It has many functions and makes education show some uniqu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social mo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06JA88002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EAA06191)成果。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利生;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动态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2 章辉美;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讨[J];求索;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竖元;;社会学视野中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及意义[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艳粉;;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的作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3 罗竖元;;和谐社会视阈中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4 汤书福;;欠发达地区村镇规划编制的主要矛盾及对策——以浙江省丽水市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12期
5 白杨;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城市的类中间阶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罗竖元;;加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7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梁德友;;论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以进城农民工为例[J];理论月刊;2011年10期
9 陈新忠;;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李正东;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J];天府新论;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辽宁省社会中层乒乓球爱好者的活动状况调查与坚持锻炼的多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2 魏洲阳;上海英美派高等医学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未;阶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回报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黄琼;中国城市中间阶层闲暇消费之社会网络互动[D];中南大学;2004年
7 孙立新;成人教育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海燕;社会分层视野下的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郝风亮;农村家庭的教育放弃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张华;中国高考与社会分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泰来;流动在城市中的农民工[J];党建与人才;2001年05期
2 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3 时竣 ,李军领;小岗村采访归来的沉重话题[J];领导科学;2002年11期
4 张仁信;农民社会流动对中国社会变迁影响的探讨[J];辽宁经济;1997年12期
5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袁超;中国农地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1期
7 罗斌,殷善福;论城乡就业统筹的必要性[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拥军;阮筱棋;;从高等教育视角看农村社会流动的路径与秩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马广宁;;农村社会流动与“草根文化”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3 闫金山;;农村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及信任重建[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蔡翥;朱士群;;社会网视野下的农村社会关系研究——对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扫描[J];生产力研究;2008年05期
5 杨豪;;晚清直隶农村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表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6 汤海鹏;;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女青年向社会上层流动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以鲁西南A村为例[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01期
7 毛少君;试论农村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J];浙江学刊;1992年06期
8 牛鹏飞;陈焱;;社会流动、教育崇拜和农村体育消费的视角[J];农业经济;2008年05期
9 陈文江;庄世恒;;当代农村劳动力社会流动过程中的社会资本因素[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 郑瑞涛;;社会转型期农村的非正式公共空间:集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大裕;;浅谈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杨宝祝;;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守恩;;19世纪后期山西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夏建国;;构建反邪教的农村社会文化[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5 段豫川;石品;;现代管理与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国全;;日本农村人口过疏化地域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郭平;;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分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8 李济春;;浅谈当前农村社会分化原因及治安管理对策[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9 江波;杨晖;;贫困山区农村社会性别关系调查与分析[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周文范;;生利于人民 贡献于社会——交城县职业中学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探索[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剑红;用机制创新夯实农村社会管理基础[N];丽水日报;2011年
2 金吉鑫 王怀明;农民做主的“双评双比”[N];农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任建中;全面部署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N];宁夏日报;2010年
4 林振武 记者 王茵;东辽县被列为国家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第二批试点县[N];辽源日报;2010年
5 王子;帮失业回乡农民渡难关[N];新乡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吴剑;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在万载召开[N];宜春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胡兆燕;教育公平引领社会流动[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关于“社会流动”的调查随笔[N];北京日报;2007年
9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家勋;农业地位更加稳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N];甘肃日报;2009年
10 中央编译局 王新颖 综合编译;欧洲社会流动的新发现[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敏;农村社会个体化与乡镇治理[D];复旦大学;2010年
2 邓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聂火云;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培玲;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D];吉林大学;2006年
9 金涛;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层级结构变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芳娟;当前中国职业流动机制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融;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发展困境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戚霄;社会流动与封建地主庄园经济[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星;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社会流动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学芳;市民化:农村教育改革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立新;成人教育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前前;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流动—政治参与”行为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吴克领;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自觉[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鹏飞;住家型家政服务员的社会流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12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1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