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学习中规则意识的培养
本文选题:合作性学习 + 规则意识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摘要】:正合作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个人责任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这正是我们的教学所需要的,但是在小学教学采用合作性学习的实践中,特别是小学大班教学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Abstract]:Posi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ooperative spiri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work together to maximize their own and others to learn. This is exactly what our teaching needs, but some problems are exposed in the practic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of large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娃;论政治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实现[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胡海云,夏淑英;合作性与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差异性比较[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邱伟光;规则意识:学校德育的新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12期
4 马春;;谈合作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多重性[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6期
5 赵志策;张蕾;;合作性学习摭谈[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4期
6 杨行胜;;合作性学习在替代性评价中的运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5期
7 殷世东;;营造合作性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1期
8 胡海云,夏淑英;合作性与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之比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04期
9 陈春霞;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10 祝智颖;;“合作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载体[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静;;班规治班——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乡县教育局 夏平刚;提高全民素质要从娃娃抓起[N];新乡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德明;守卫心灵 关爱生命[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药家鑫杀人案引发的思考[N];人民代表报;2011年
4 牛雁斌 作者单位:宁县五中;试论学生管理中需要层次理论的运用[N];甘肃日报;2005年
5 陈壁生;以法制规范教育领域的腐败[N];南方日报;2006年
6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王世停;中小学生该不该成为“手机族”?[N];新华日报;2004年
8 蕲春县张榜镇陈广中心学校 鲁爱萍;建立和谐课堂 提高教学效果[N];黄冈日报;2006年
9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于钢;合作学习:激发共同创造的火花[N];光明日报;2003年
10 丁鹏斌(作者单位:通渭县鸡川镇川道小学);浅探需要层次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姿芳;“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D];武汉大学;2012年
3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汤震宇;试从心理学视角论合作性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曾竞;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晓;“有痕”的规则与“无痕”的传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房玮;社会科中的规则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潇;重塑班级公共生活[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7 叶亮;学校教学管理文件体系的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美云;论合作学习中的学生需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伊向超;基于网络的高校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冀永慧;3-4岁幼儿自我控制训练活动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3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33580.html